核心提示
5月15日至16日,由三河市政府與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紅十字會主辦的第五屆世界養生大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健康專家圍繞“老年與養生”這一主題,從老年居住、疾病預防、體育健身、養生保健等多個方面,提出老年科學養生的新理念和新主張。
居住問題:影響老人身心健康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仲繼壽指出,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呈現出高齡化、空巢化的特點。盡管房地產市場發達,但真正適合不同老年人身體狀況的住宅還非常稀缺。我們對健康住宅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把舒適與健康等同起來,認為有空調、有汽車就有了健康;把健康狹隘化,認為有醫院、有知名醫生就能解決健康問題等。值得關注的是,老年人、包括年輕人對人際關系的淡漠,對現代化科技的過分依賴而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實,真正的健康住宅是在滿足住宅建設基本要素的基礎上,努力提升健康要素,從而滿足居住者心理、生理、道德、社會適應等多層次健康需求,它的基本項目至少包括安全、便利、舒適、健康四個層次。
從2009年起,國家健康住宅建設規程體系中,明確提出居住環境的健康性和社會環境的健康性,而且首次把養老環境作為重要環境納入國家規程之中。因此,建設適老社區,需要在社區規劃、室內居住環境建設、和諧社區氛圍建設、社區安全保障、物業服務保障等方面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心理和行為特征,以滿足老年人對于居住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各個方面的需求。
行為問題:慢性病高發的最重要因素
近10年來我國非傳染性慢性病的發病人數增長了1000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病率均以數倍速度發生。目前我國約有慢性病人2億多人。如果不加以控制,這個數字會在不到20年當中攀升到3.8億,預計未來30年將是中國慢性病“井噴期”。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王隴德指出,行為問題是導致慢性病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吸煙、飲酒、不合理膳食、靜坐生活方式是主要的行為危險因素。目前許多慢性病還無法治愈,但只要糾正問題行為,90%的2型糖尿病、80%的冠心病、55%的高血壓都可以避免。
如何預防慢性病?世衛組織提出四句話: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雖然只有16個字但總結得非常精辟。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以合理膳食為例,他總結出的健康口訣:先吃水果后吃飯,每天一頓全素餐,一斤奶三個(種)果,限鹽少油多蔬菜。
老年人健身:應加強肌肉、平衡鍛煉
鍛煉是健康第一要素,沒有足夠的鍛煉就無法保證健康。對所有人來說肌肉萎縮是健康大敵。王隴德院士、國家體育總局運動訓練學博士袁守隆都表示,老年人應加強肌肉鍛煉。美國心臟學會最新一期保健指南,第一次提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周做2次8至10種的力量鍛煉。王隴德院士指出,簡便易行的辦法是拿兩個礦泉水瓶子,在家里可邊看電視邊做,平舉、側舉、上舉等。另外,袁守隆還指出平衡訓練可以激活小腦,延緩衰老。建議可閉眼單腿站立,先在平地上,然后在不平的地上練習,也可打太極拳等。肌肉多慢性病少。啞鈴、拉力器的主要功能是鍛煉肌肉。美國有研究顯示,如果不去刻意鍛煉,30歲開始人的肌肉便逐年減少,到75歲時會消失50%,這時慢性病你是想防也防不住了。
老年人養生:要養成一種輕松自然的生活習慣
來自臺灣的養生專家林穎曾女士提出對養生的獨到理解。她說,現在養生的方法很多,要養得好,關鍵是要適合自己。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經濟水平和身體狀況等也不相同,別人的養生方法不一定適合你,比如有人吃當歸效果就好,有人吃了就不舒服,因為各自體質不同。
養生貴在適中。林穎曾女士解釋說,任何事情物極必反,養生不能養過頭。她還談到,有些人為養生而養生,認為我養生了將來就會怎么樣,一定要得到結果。這樣養生就變成了一種壓力,養生應是一種輕松、自然的生活習慣,時刻融入你的生活之中。
養生的最大屏障是吃完就坐,坐了就睡,每日保持足夠的運動量是必不可少的。養生的關鍵在精神養生,要保持心理平衡、心胸豁達。
來自日本全國健康保險協會的西川教授,介紹了近年來日本興起的護理保險,它是適應老齡化社會需求,從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中脫離出來的一種保險服務,它替代了大部分家庭護理工作內容,減輕了家庭照料病人的負擔,在6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本報記者 冉亞雄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