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8日電 日前,衛生部發布關于印發《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管理方案(試行)》的通知,根據調整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的有關要求,對之前發布的《甲型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判定與管理方案》進行修訂。
新方案刪除了原有“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環境或物體的人員是密切接觸者”的認定標準,以及“對密切接觸者調查追蹤”的要求,明確指出,將對所有密切接觸者實行居家醫學觀察。
《方案》明確界定,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情況下接觸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而存在感染可能的人群,具體包括以下任一情況者:診斷、治療或護理、探視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員;與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過近距離(一般指2米范圍內)接觸的人員;直接接觸過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的人員;其他由衛生專業人員判定的密切接觸者。
《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期是自病人出現癥狀前1天,至發病后7天,或至病例癥狀消失后24小時(以兩者之間較長者為準),潛伏期一般為1-7天。在判定密切接觸者時,要綜合考慮與病例接觸時,病例是否處于傳染期、病例的臨床表現、與病例的接觸方式、接觸時所采取的防護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環境和物體的程度等因素。
《方案》建議,對于密切接觸者采取醫學觀察的形式及場所等,可采取以下任一方式:醫學觀察對象或監護人自我觀察,主動報告,健康告知,家庭成員督促;以醫學觀察對象主動報告為主,由專業機構在觀察期限臨近結束時進行隨訪評估;指定醫療機構的衛生人員定期對觀察對象健康狀況進行電話隨訪或訪視,并進行健康咨詢和指導。
《方案》同時提醒,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應采取以下措施:家庭內應配備必要的消毒劑和個人防護用品,家庭成員和實施醫學觀察的人員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減少接觸;醫學觀察對象盡量單間居住,減少與共同居住者的接觸機會,家庭內保持通風,其使用后的衛生間做好必要的清潔和消毒工作;醫學觀察對象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時要戴好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場所;每天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做好記錄。
《方案》強調,醫學觀察期間,如果密切接觸者出現急性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應立即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按有關規定居家或住院治療。根據需要采集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與排查工作。
《方案》最后規定,醫學觀察期限為7天,指與病例或其分泌物等最后一次接觸之日算起順延至第7天結束。醫學觀察期滿時,如無發熱或出現呼吸道癥狀,可解除醫學觀察。
相關閱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