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跳水”的藥品便宜了卻買不著,這種現象被稱為“降價死”。22日起執行“限價令”的296種、2000多個規格劑型的國家基本藥物,有45%屬于降價范圍,部分藥品降價幅度很大,引起百姓對“降價死”的擔憂:降價藥品會不會從市場上消失?
百姓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回顧近年來全國性的20多次藥品降價,那些價格暴跌的品種幾乎都很“短命”,患者屢受買不到便宜藥的困擾。此次降價幅度大的部分基本藥物,前景也同樣不容樂觀。事實上,“限價令”執行第一天,南京就有藥店和醫院反映,一些基本藥物零售價降得比進價還要低。一家社區醫療機構負責人舉例說,某企業生產的阿苯達唑片,零售價從11.3元降到了6.4元,而該院的進價是9.5元;另一家企業生產的尼莫地平片,零售價從14.96元降到了5.5元,而該院進價卻是11.08元。類似的藥品,該院有十幾種。托管該院藥房的醫藥公司表示,此類不賺還要倒貼的藥品以后就不進了。一家社區醫院負責人則直言:“如果賣的品種虧本,就沒有必要賣。”
藥品“降價死”屢屢上演,委實發人深思。
“降價死”與醫院、藥店“斷供”有直接關系,其基本軌跡為:相關藥品價格隨著“降價令”執行而暴降,醫院、藥企因為無利可圖或者是“虧本買賣”而放棄經銷和生產,患者購買便宜藥的愿望隨之泡湯。
然而,如果據此指責醫院和藥企唯利是圖、缺乏社會責任感,似乎也顯得蒼白。畢竟醫院和藥企都不是慈善機構,得靠“創收”維持正常運行,即便是目前已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的部分社區醫院,也不具備“虧本賣藥”的實力,所以“斷供”并不奇怪。外地一家藥品生產企業有關負責人惋惜地表示,現在療效好、副作用小的老藥在市場上越來越少,就是因為企業生產這類產品沒有利潤甚至虧損而停產。
既然“降價死”的板子不應簡單地打到醫院和藥企身上,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或許,我們應該對屢屢失靈的“零利潤”、“負利潤”藥品降價路子進行反思。
一些藥品被降到“地板價”以下,看起來對患者很有利,實際上是“口惠而實不至”,患者最終要花更多的錢——“降價死”的藥品過了一段時間后,就會通過改變規格、劑型等名目“復活”,價格也會隨之暴漲,吃虧的自然是患者。既然藥品“過度降價”已被屢屢證實沒有生路,就應該及時改變降價思路,而不是“只管降價不問結果”。(蔣廷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