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則國際新聞顛覆了人類傳宗接代的傳統理念———英國一實驗室宣布:首次利用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育出了人類精子,這意味著精子可能不再需要在男性體內制造。但這種細胞物質究竟能不能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合格精子,國內外科學界出現質疑之聲,滬上高校院所專家的基本判斷是“人造精子形似神不似”。
這次,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等科研機構人員以帶有XY雄性染色體的胚胎干細胞為“種子”,調制出一種化學物質和維生素構成的“營養液”,使干細胞定向分化,轉而形成精子。在顯微鏡下,這種人造精子與人類精子類似,有頭有尾,可以游動。
由于胚胎干細胞較多存在于胎兒體內,若這一技術能夠實現,就可以提取腹中胎兒的干細胞,在它未出世之前制造出它的精子。此外,由于將人體皮膚逆向還原為干細胞狀態的科學實驗已取得一定成功,在理論上也可利用皮膚細胞造干細胞、再造精子。
比起公眾對人工造精發出的倫理質疑,科學家更多發出的是技術質疑。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周國民教授認為,在體外誘導干細胞發育具有多種可能性,可能導致細胞形態變化,也可能導致細胞功能變化。他介紹,精子在睪丸及附睪中經歷的發育過程非常復雜,需要體內多種因子調控,缺失任何一環都可能導致精子不成熟。“這種人造精子可能只是形似,而非神似,可能不具備遺傳功能,或者某些功能缺失。”
3年前,這個英國研究小組的主要成員曾用類似方法為公老鼠培育出人造精子,并將其注入母老鼠卵子,最后把生成的胚胎植入代孕母鼠體內。其間,他們在大約400個受精卵中僅育出7只鼠崽。其中1只幼崽出生后很快死亡,其余6只在5個月后死亡,而正常老鼠平均壽命約為2年。鑒于此,人造精子能否幫助人類生育,或能否確保后代健康,還是一個大問號。但專家也表示,這項研究對進一步了解精子發育機制、解釋不成熟精子成因等仍具有意義。(徐瑞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