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倉廢電視機突然熱賣
新陶街電子電器城是市內著名的舊電器二手交易市場,在一家二手電視機齊全的店鋪,當記者咨詢二手電視價格時,檔主隱晦地說,現在貨比較少,想要買好一點的還得提前訂。檔主說,舊電視原是倉底貨,多得賣不動,“我都扔掉了,誰知道去年初的時候,突然每天都有人來買。”他說,幾十塊錢的舊電視早就賣斷貨,如果想要找便宜的,100塊錢左右的也有交易。檔主還說,如果需要的量多,還可以幫忙“組織貨源”,一天內能到貨,價格可以再商量。
“人人都買來以舊換新的”
記者隨后又來到新陶街B06檔,其門前堆著很多舊電視機,當中以液晶或等離子平板電視為多,當記者詢問有沒舊電視機賣時,老板娘說,他們以維修和拆解電路板、顯像管為主,很少能正常觀看的,所以銷售的不多。記者表示,買舊電視只是為了以舊換新,不要求收看質量,老板娘馬上改了口風:“以前人家也來買過啊,買的還是空的電視殼。”“空殼也可以嗎?”記者問。“有兩個人就是,我們把里面有用的(零件)都拆了,他就買(兩個)空殼去換。”她又指著一個拆卸完的“空殼”說:“很多人都這樣拿去的,我們就把有用的東西拆下來,沒有問題的。”“那只要個空殼多少錢呢?”老板娘表示要100來塊錢,當記者表示價錢太貴后,她說道:“你們買去能換兩三百塊錢,我們賣得也不貴了。”
而在新陶街二樓的A80B檔,老板娘斬釘截鐵地說,舊電視最便宜也要100元。當記者探問能否優惠時,她說:“沒有,我們都不夠貨。”由于檔口現貨不多,老板娘說能去倉庫拉過來,“舊到什么程度不是問題。”但記者表示擔心開不了機不能以舊換新時,老板娘激動地說:“不用開機的!換機(以舊換新)哪用得著開機!”看記者還在猶豫,她再次承諾:“包你換到,換不了拿回來!”老板娘說,小的舊電視機很好賣,100元很多人搶著買,“人人都買來以舊換新的,誰還買爛機看啊!”
未拆解舊家電回流市場?
國家多花7倍錢回收廢電視機
國家政策規定以舊換新回收的舊家電必須交給中標拆解企業強制報廢,不得進入二手市場流通。但記者發現,仍有回收人員頂風作案,在回收過程中,將顧客拿來的有利用價值的舊家電“調包”,用從二手市場找來的破舊的家電來頂數,把調包的舊家電重新倒賣到二手市場,“空手套白狼”牟利。
同時,按相關政策,市民通過中標回收企業交售舊家電,可得到一張收舊憑證,上面要詳細登記消費者資料和舊家電品牌、產品編號以及回收價格等,但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回收檢查不嚴格,回收人員很多時候都胡亂填寫。
有市民就擔心,二手舊電器在回收之后,如果有關企業未按規定處理,而是從某種渠道重新流入二手市場交易,反復套取財政補貼,那國家不是虧大了?
對此,廣州國美和蘇寧的宣傳人員均表示,大企業會做得比較規范,嚴格按照以舊換新操作流程進行,“拆解是由國家招標的拆解企業進行,我們把收回來的舊電器拉到大倉庫去,然后再定期送往惠州去拆解。”
記者算了一下,一般來說,在廣州一臺還能收看的彩色小電視賣200元左右,不能看的舊電視只需要50~100元,以舊換新補貼最高400元,也就是說,財政補貼比正常二手電器交易多花了7倍的錢,來買不能收看的廢鐵電視機。
全省僅一家拆解企業
廣東省家電以舊換新工作自去年9月初正式啟動,中標家電以舊換新銷售和回收的企業數分別為28家和24家。然而,拆解處理企業雖然競標者眾,但最終只有惠州的鼎晨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中標。只有一家拆解企業,難免令到拆解環節和回收環節存在壓力。
鼎晨公司業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個回收企業基本每天都派車送舊電器去拆解,“像國美這些大企業一天幾十臺車送過來,一臺車可運360臺舊電視機。”
由于全省收回的舊電器眾多,拆解企業超負荷運作,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現象,導致大量舊家電積壓在回收渠道上,回收企業需要分批送往拆解,對儲存舊電器的空間要求很大,造成企業用地難問題。同時,回收企業為了減輕倉儲負擔,拖長了向顧客回收舊電器的時間,導致顧客遲遲拿不到補貼。
L先生就告訴記者,他在買了新電視機后,賣場為他預約上門送貨和回收舊電視機的時間是分開的,付款后5天新機就送來了,但相隔近兩周之后才有回收人員上門收舊電視機,然后才能到賣場領取補貼。市民向促銷員咨詢以舊換新流程時,促銷員都會把流程介紹得很緊湊,有些說三四天能搞定,但實際操作上,很多時候回收企業會拖長流程,以緩沖舊電器處理。
“以舊換新”流程
1、回收企業上門收購舊家電
消費者通過網絡或電話申請,回收企業將上門收購舊家電,并向消費者開具國家統一印制的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回收企業收購的舊家電,要出售給廢舊家電拆解處理企業拆解。
2、消費者去商店購買新家電
消費者憑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到中標的家電銷售商購買家電。家電銷售商按照家電售價減去補貼后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3、銷售商及拆舊企業申領補貼資金
家電銷售商憑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和家電銷售發票存根,到當地財政部門申領補貼資金;拆解處理企業憑收購發票底單及相關信息到當地財政部門申領補貼資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