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為國家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家電下鄉”正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這項惠農政策實施兩年來深得人心,預計從2008年到2012年家電下鄉將帶來逾萬億的內需拉動,如何進一步實施“家電下鄉”升級工作解決前期潛在的問題,也是今年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于2007年最早提出對農村信息家電進行財政補貼的全國政協委員、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在今年兩會提案中也再次提出了針對“家電下鄉”的一系列補充建議。
建議一:城市低收入家庭納入補貼范圍
張近東委員認為,家電下鄉在擴大農村消費和惠民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城市中同樣存在一群低收入人群,這些城鎮貧困群體,家電消費水平很低,十分需要最基本的家電產品。據相關數據統計,全國城鎮低收入家庭、五保戶家庭預計有5000萬人口,希望也能夠從家電下鄉的優惠政策中受益,這不但體現擴大內需的需要,更是體現了社會的公平與關愛。
建議二:擴大下鄉家電品類,提高家電消費面
目前“家電下鄉”品種已經擴大到十個品類,今后根據家電產業發展趨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建議備選商品品類適度增加,主要是農村實用的生活家電產品,例如電飯煲、電炒鍋、電剃須刀、電水壺、電風扇等,將充分放大財政補貼刺激消費的杠桿作用。
建議三、提高家庭購買數量規定的靈活性
在現行家電下鄉政策中,政府已經將每類產品每戶只能購買一臺的限制放寬到兩臺。不過今后可以按照每類產品的實際需要,靈活規定購買數量。例如,家庭人數的差異,有的家庭只有2-3人,有的則有5-6人,手機需求方面,人口多的家庭需要3 4部手機,電腦可能需要3臺左右,空調也可能需要3-4臺以上。所以,可以按照家庭人口數量來靈活規定購買數量。
建議四:補貼政策需靈活變通
2008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761元,并非所有的地區都能夠達到這樣的收入水平,家電下鄉財政補貼政策應該根據農民收入情況制定,不同收入水平區域的農民,應該享受不同的補貼政策。
張近東舉例說:“比如,2008年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農村地區,可以享受15%或更高的財政補貼政策;人均收入3000—4761元的農村地區,可以享受13%的財政補貼政策;人均收入4761元以上的農村地區,可以享受10%的財政補貼政策。”
他認為,按照這種補貼方式,無疑將使一部分農村受益更大,在促進消費方面,有積極的意義,原本因價格承受問題觀望的農民,可能會因為補貼力度加大,而選擇購買。
建議五:根據地區消費差異實施高價產品低補貼
隨著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一部分富裕地區的農村和農民,對高端家電也有一定需求,目前家電下鄉中標產品可能會達不到需求?紤]到補貼的公平性和財政預算的限制,張近東委員建議可以對高價產品實行低補貼的政策,價格越高的產品,享受的補貼比例就越少。比如,家電下鄉產品價格比原來最高限價高20%,財政補貼政策同步降低20%。這項政策,不但能夠豐富家電下鄉產品的種類,同時也能夠帶動一部分人積極消費。
建議六:加強農村電氣化建設 保證用電安全
蘇寧年前的一項農村調查顯示,超過70%的農民,表示會因家電下鄉政策可能購買或一定購買家電下鄉產品。但調查過程中發現,電力、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等問題,成為農民購買家電產品所擔憂的問題。
張近東委員認為,目前有的農村地區電壓不夠,不少農民購買家電,無法正常使用。特別是“家電下鄉”推廣,農村家家戶戶都購置不少家電,尤其是電熱水器、空調等大功率電器,用電高峰,有些農村地區線路末端電壓達不到需求。政府要增加投資,加強農村電氣化建設,保證農村用電需要,另外,在農村居民用電費用上適當降低,否則會出現即使“買得起”也“用不起”的現象。
建議七:加強動態監管 即時調整產品和企業資質
張近東委員表示,除了電氣化基礎建設,目前最緊迫的問題是讓廣大農民買到放心的家電,并且保證及時維修,用好家電。這就需要政府加強監管,建立完善的監管和保障體系。在這方面,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首先,加強中標產品的質量監管,保證“家電下鄉”產品質量;其次,加強中標產品的價格監管,避免質次價高,更不能以劣充優。第三,加強中標商家的服務監管,關鍵是售后服務的保證。
此外,張近東還建議,政府要建立相應的信息化檔案,每年進行動態監管,調整不適宜的中標產品和企業的資質。這里,可以建立一個優化標準,比如中標產品的質量問題、價格問題、服務問題等,一旦超過10%,政府可以終止中標產品和企業的資質。
據悉,在春節之前,蘇寧在全國舉行“千鄉萬鎮”農村家電消費市場調研活動,從上萬戶農戶家中得到了關于農村家電下鄉的很多第一手數據和資料,張近東也是據此做出了上述建議,作為全國家電下鄉主渠道的蘇寧電器,后期也將在豐富產品、加強監管、強化售后服務和物流等方面做出不斷的努力。
張近東總結認為,家電下鄉應該建立完善的監管保障體系,切實讓利于民,并且在現有家電下鄉的基礎上,擴大家電下鄉規模,讓更多低收入人群受益,這將是利國利民利企業的多方共贏的有效手段。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