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激辯考問兒童社交網站
如今,“你買到別墅了嗎?”成為日常問候語,“回家種地去”則是告別語,交換偷菜經驗也成為孩子們的熱點話題。誰不知道誰就落伍了!另據《廣州日報》報道,在開心農場上做一個快樂小農夫,在一個美麗的小島上擁有自己的一個小屋……成千上萬小學生在兒童社交網站上呼朋喚友,七歲孩子周末生活在“島”上,不是個例。
孩子們開心了,負面效應隨之出現。入迷成癮,“玩物喪志”的案例不斷在生活中重演;回家直奔電腦“種菜、養家禽”,缺乏溝通引發社會問題等時有耳聞;還有家長成為孩子果園牧場的“代收族”,凌晨四五點特意早起幫助孩子“收菜”的不在少數, “可憐天下父母心”背后盡顯無奈和無助。
對此,社會各方圍繞熱點問題,紛紛表態。一時間,“兒童社交網站”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社會方面更多給予的是批評的態度。雖然政府相關部門還沒有對兒童社交網站出臺具體管制措施,但從央視連續兩次曝光《摩爾莊園》,甚至點名批評,或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某種態度。人民網某網友則直截了當表示,社交網站的目標對準孩子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未成年人的確需要充滿樂趣的童年,但沾滿了銅臭、充斥著資本氣味的社交網站會給未成年人帶來一種什么樣的快樂呢?哪一位商人在考慮利潤的同時真正考慮過孩子的未來?
學校、老師和家長更多表現出來的則是擔憂。“學校里其他同學都在玩,如果不讓孩子玩,在學校他和同學交流就少了話題。”有家長表示,“另外我們也不想讓孩子處在真空地帶和社會脫節。但是雖然對孩子玩游戲睜只眼閉只眼,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的學習。
專家則明確指出,低齡學生沉迷社交網站可能帶來弊端。由于理解力和社會閱歷上的限制,低齡學生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去區分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界限,面臨這樣的矛盾時會顯得困惑,也容易做出一些不符合他們實際年齡的事,這一點很值得深思。
雖然存在種種問題,但卻不能完全否定兒童社交網站的作用。支持派認為,上網已經成為全社會不可阻擋的趨勢,網絡也是兒童開闊視野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近日美國某項研究成果表示:“有上網經驗者腦部活躍區域范圍廣得多,從事認知活動者的大腦機能更好,洞察力更強。”這一結論為孩子們給自己爭取上網社交的權利提供了有力的論據。
呼吁寓教于樂,引導良性發展
網友觀點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盡管兒童社交網站的“善意”初衷不應被歪曲,但當網絡愈來愈向低齡化蔓延,當孩子們也渴望通過網絡來尋求樂趣時,兒童社交類網站就面臨著安全、健康、有趣、益智、利益的多重考驗,不管當初的設想有多美好,現實卻不得不提醒我們,除開利益驅動,靠網站為生的大人們還要負起更多的責任。
綜合多方觀點:信息技術是一個大趨勢,光靠堵肯定堵不住,也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探討兒童上網問題,不能只破不立。2009年年底,工信部公布了《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五級分類設想。日前,據《華西都市報》報道,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搜狐網和民意中國網對1718名公眾進行的在線調查發現,72.4%的人贊成網絡分級,反對者占11.3%。同時,有44.5%的人認為,網絡分級可以有效保護孩子。“網絡分級”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也期待其有實質進展。
借鑒國外經驗,為了遏制網絡色情暴力,日本加強實施《交友類網站限制法,通過制定相對完備的法律和加強技術指導,并聯合社會各方完善網絡監管,取得良好成效。
對于家長而言,更注重的應當是引導和啟發教育,比如和孩子共同上網,查閱一些資料,多上一些健康的、知識性的網站等。
落腳兒童社交網站,兒童上網是一個趨勢,兒童社交網站從寓教于樂出發,既是能夠生存下去的根本保障,也是應該盡到的社會責任。 本報記者 張穎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