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1日,家電下鄉的銷售額已經突破500億元,其中10月份的銷售額超過120億元,成為自今年2月1日家電下鄉政策在全國推廣以來的最高點。
然而,相比起今年年初政府對家電下鄉年內拉動內需超千億元的預計,目前的500億元銷售額總量仍不及預計規模的一半。
而在這種情況下,348家家電下鄉中標企業當中仍有14家處于“零銷售”的狀態。這種“零銷售”的狀態,讓我們不禁追問,家電下鄉中標資格對于企業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是誰在浪費家電下鄉的政策資源?
疲態初顯銷售額連續兩個月下滑
10月10日,商務部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公布了9月份全國家電下鄉的銷售情況,然而,這組數據并不樂觀,9月份全國家電下鄉總銷售額為61.78億元,總銷量為316萬臺,相比起8月份分別下滑了18.66%和16.58%,而與7月份相比,這兩項指標下滑幅度更是達到了30%和26%,成為了我國家電下鄉政策在全國推廣以來,銷售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滑。
“以空調和冰箱制冷家電為主的兩大類家電產品銷量的大幅下滑,是讓整個家電下鄉銷售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的重要原因。”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如此評述,其指出冰箱和空調下滑走勢明顯與季節性旺季相關。記者注意到,在9月份的家電下鄉產品銷售數據中,冰箱銷售為120多萬臺,比重在38%以上,空調銷量則為35萬臺左右,約占整個家電下鄉產品銷量的11.01%;而在8月份,冰箱銷量則近177萬臺,銷售量占比接近47%,空調銷量也為60萬臺以上,占整體銷售量的16%左右。
就此,國信證券家電行業分析師王念春則表示,隨著季節的變化,空調和冰箱的銷量下降是自然規律,而彩電、洗衣機的旺季則將在三、四季度顯現。不過,僅靠旺季來帶動家電下鄉的消費恐怕難達大舉拉動內需的目標。按照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劉海泉在今年2月27日的說法,今年用于家電下鄉的財政補貼資金有200億元人民幣左右,據商務部測算,大概能拉動約1500億元的農村消費。
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9月份,全國家電下鄉銷售額仍未能達到400億元,也就是說,想要完成1500億元的農村消費拉動,在今年的最后三個月里面,則必須完成1100億元的家電下鄉銷售額,然而,這個任務顯然相當艱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韓俊判斷稱,今年預計的家電下鄉,即使要實現800億元的銷售目標都比較困難。因此想單靠部分補貼來希望農民都去搶購家電,仍不太現實。
天壤之別14家零銷量企業上榜
顯然,家電下鄉在8、9月份連續兩個月的下滑讓整個家電下鄉工作陷入一片沉寂,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一旦這種現狀持續下去,對整個家電下鄉推廣工作無疑相當不利。
為盡快扭轉這種局面,10月10日,家電下鄉部際聯席會議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印發了一份《家電下鄉工作考核辦法》,這也是家電下鄉在全國范圍推廣以來首度明確要依據家電下鄉產品銷售情況、補貼資金兌付情況等因素來對各省份、自治區、直轄市的家電下鄉工作進行考核評價,并依據考核結果對工作先進省份及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的行為。
與此同時,財政部和商務部在10月16日聯合下發的《家電下鄉中標企業考核及管理辦法》中強調,從明年1月1日起將對家電下鄉中標企業實行淘汰機制,如果生產企業所有中標產品自中標之日起3個月內沒有生產,或6個月內沒有實現銷售,取消該生產企業的中標資格。
“對于大多數中標企業而言,大多是費了很大勁才獲得下鄉資格,肯定是不會輕易‘觸線’,甚至被取消中標企業,不過,對于一些小生產廠商而言,情況則可能有所不同,他們未必會花大力氣在農村市場上,畢竟想要短時間打開農村的銷售渠道并不容易。”海信科龍廣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然而,家電下鄉的“贏家”與“輸家”在業績上卻有著天壤之別。記者從商務部最新公布的家電下鄉銷售數據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累計銷售額超過20億元的家電下鄉中標企業共有9家,銷售額超過10億元也有17家,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青島海爾、合肥美菱以及珠海格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348家中標企業當中,卻有14家家電中標企業的登記銷售量和登記銷售金額均為零,其中包括UT斯達康、廣東好迪、江蘇春蘭等多家知名企業。
“顯然,公布這14家中標企業的名單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敲山震虎,警示其他中標企業不要圖有‘家電下鄉中標企業’虛名。”有分析人士指出。記者了解到,在即將實施的《家電下鄉中標企業考核及管理辦法》中,對于考核排名后5%的企業給予黃牌警示,連續2次考核排名后5%且得分均低于60分的企業,取消其中標資格。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