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地產“大款”要進入制造業?
9月4日是聯想控股29%股權掛牌的最后一天,而泛海集團是其惟一受讓方。從8月初的招標標準中就不難看出,國科控股尋找的“買家”就是泛海集團。
中科院要求,受讓方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40億元,2008年度資產總額不低于350億元,凈資產不低于100億元,近三年平均凈利潤要超過8億元,主營業務范圍應包括金融、能源和房地產三個領域,在上述三個領域的直接投資額不低于20億元,且至少在一個領域須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而泛海集團完全符合這些要求:注冊資金41億元,主業也正好是金融、能源和房地產等,2006年在A股上市。
此外,柳傳志還透露,他與泛海集團董事長盧志強早已相識,并是多年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聯想控股與泛海集團這次“牽手”絕非偶然,也并不是一紙招拍掛公告能解釋的。
那么,泛海集團又看上了聯想控股什么“優點”呢?
泛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盧志強表示:“聯想控股擁有良好的信譽、雄厚的實力和優秀的管理團隊,我們長期看好聯想控股未來的發展。相信這次戰略性的合作將給各方帶來新的價值,為企業提供更為強勁的成長活力,并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新一輪的競爭合作中實現新的發展和崛起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分析,成功入股中國最知名的科技投資集團,后續的連鎖效應不言而喻。宋泓同時提出,近幾年,房地產行業的暴利是有目共睹的,財大氣粗的房地產企業非常多。這種現象也讓國內許多制造企業偏離主營業務,紛紛投入房地產行業,“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阻礙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也說明了我國制造業存在一些問題。
“金融危機來臨后,我國許多制造企業面臨不少困難,如果類似于泛海集團這樣的擁有大量資本的房地產綜合企業能把資本投入國內制造業,不僅能夠解決制造企業的資金困難,幫助其盈利,資金流向像聯想控股這種高科技企業后,還有助于整個制造業的升級和結構調整,行業的技術水平也將提高。”宋泓強調。
宋泓認為,在樓市不明朗時,國內部分地產綜合性企業擁有大量閑置資金,這些公司也完全可以像泛海集團一樣進行多領域的投資。他認為泛海集團入股聯想控股比較明智。
聯想控股“民進國退”是個例
聯想控股和泛海集團的“聯姻”引起了業內普遍關注。
計世資訊總經理曲曉東非常贊成柳傳志的觀點,他認為,這一股權轉讓有益于聯想集團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國科控股將其持有的聯想控股29%股權轉讓給民營機構泛海集團,將降低國有股在聯想控股中的比例,這對于其子公司聯想集團而言,國有股的比例也將降低。
“聯想集團在海外的一些招標中,有時會被認為與中國政府的關系密切,其國有股比例的降低將讓它受此影響少一些。”曲曉東說。
不過,在宋泓看來,這個理由不足以支撐聯想控股出售29%的股權給泛海集團,若柳傳志和聯想控股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完成聯想的國際化“非常不明智”。
“不管是中國的民營企業還是國資企業,在海外收購、尋找訂單等都會有類似的尷尬局面,很多情況下民營企業都會被外國客戶、合作方認為有國資背景,而喪失很多機會。所以即使聯想控股完全民營化,這種尷尬局面也不會一時得以解決。”宋泓表示,“單純把企業身份由國企變為民企毫無意義,國際化的防范并不是去‘國有化’就能解決的。”
飛象網CEO項立剛也表示,在國有資本紛紛有所動作、“國進民退”的大背景下,聯想控股引入民營資本只是一個企業行為,目前資本市場調整的大趨勢還是國資占主導地位。“不過,聯想控股大股東中科院對其影響太大,即使引入民營資本,它的經營思路仍然給人國企的感覺。”項立剛強調。
此外,專家們還認為,此輪調整的確有利于國有企業,政府投資比較集中,所以業內出現了許多“國進民退”的聲音。但事實上,民營資本以及外資在資本市場也很活躍,只不過被國資給掩蓋了。不過,目前市場上主要調整還是由國資主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曾表示,十大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重要內容就是進行企業自發的兼并和重組。而目前在某些行業內,如鋼鐵、有色金屬等已到了不得不調整之時。在更多的領域,相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國有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條件,而民營企業則因為它的規模比較小、資金實力比較小,進入這些行業可能相對來說困難就大一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