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黑培訓”亟待監管
據研究人員估算,我國目前有上千萬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網癮”現象,與之相隨的是魚龍混雜的網癮戒除機構不斷涌現。而青少年心理培訓市場的監管缺失,導致一部分缺乏專業背景,甚至違反國家有關法規的“黑培訓”屢禁不止。
2007年起曾在廣州“起航”工作的張強(化名)告訴本刊記者,廣州“起航”在食物中毒發生后,包括衛生在內的多個部門都曾到企業來檢查,但“因為情況不是十分嚴重,政府部門也就沒有深究”。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起航”這類所謂的“戒癮培訓機構”究竟該歸誰管,成了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的一筆糊涂賬。
廣州市工商局番禺分局副局長譚燕文認為,“我們局曾聯合公安等部門以超出經營范圍為由取締了‘起航’,但教育部門才是主管部門,我們只能在職權范圍內對這種機構進行處理。”
在南寧起航事件發生后,廣西教育廳思想政治工作處處長李清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部門與此事“并無太大關系”,教育部門主要負責學歷教育機構的審批,“社會類培訓機構”應由勞動部門審批,以公司形式出現的教育培訓機構則應由工商部門審批。
而南寧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則認為,社會力量辦學應由教育部門辦理相應許可證,若主辦者想以企業形式獲得批準,工商部門將根據申請類型和經營范圍對其進行審查,涉及相關專業技術內容的還需要預先到相關專業部門辦理前置審批手續后才能給予核準。
在戒除網癮專家、華中師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開看來,“目前任何人都可進入戒除網癮這個行業,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急需相關的主管部門對這些機構加以審查、監管和規范。”
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錦華認為,在我國一些發達地區,已出現了一批打著所謂“治療”、“教育”旗號的培訓機構。對于這類機構的資質認定、工作人員審核特別是工作模式的鑒別,存在著較多的法律漏洞和空白,而相關活動又跨領域、跨部門、跨行業,有著很多危險環節和不確定因素,應引起教育、衛生、工商、公安等部門的高度警惕和重視,盡快出臺嚴格的監管規定加以規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