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以發改委牽頭發布的《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家電行業提出20億元的財政補貼,這讓包括家電企業在內的諸多行業從中受益,尤其對以回收處理電子垃圾為主的環保企業。
環保人士稱,這是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來,對環保企業又一利好消息。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方案》中看出,有諸多細節還未完善或等待進一步處理,諸如對家電銷售企業和回收企業有待招標等。即便如此,記者從主要試點省市了解到,有多家環保企業正積極與當地商務部門進行溝通,準備競爭拆解企業名額。
拆解名額受企業熱捧
“我們目前正與商務部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了解他們(商務部)的相關要求。”北京華星集團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環保)市場策劃部經理周徐昨日表示。
南京的環務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的偉翔電子廢棄物處理技術有限公司分別向記者介紹,出于對“以舊換新”政策的看好,其針對性方案正在制定當中,并準備與當地商務局溝通。
按《方案》規定,拆解處理企業由試點省市政府從現有拆解處理企業中確定,試點期間,原則上每個試點省選擇1家~2家,試點城市選擇1家。上述兩家公司所在的江蘇省就是此次家電“以舊換新”的試點省市之一。
據了解,在9個試點省市中,正規處理電子垃圾的環保企業平均每省在10家左右,在江浙一帶則多一些。日前記者從江蘇省環境保護協會了解到,至少有5、6家企業曾透露過加入“以舊換新”政策的拆解企業行列。
環保企業為什么熱衷于“以舊換新”政策?也許目前電子處理企業的處境是最好的答案。據介紹,目前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基本處于虧損甚至停產狀態,原因就在于收上來的原料滿足不了產能。
據了解,由于正規渠道回收價格低及農村二手家電的需求,我國90%以上的電子垃圾都被游街的小販們當破爛收走了,正規處理企業還不到10%。
華星環保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2007年一期投產,年生產能力在30萬臺左右,但至目前仍有10萬多臺的產能空缺。蘇州偉翔電子廢棄物處理技術有限公司則更為嚴重,據公司環境項目部負責人朱孝東介紹,公司的年處理電子廢棄物能力為5000噸,然而運營2年多來,公司經常面臨收不到原料的尷尬,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方案》出臺有助于使消費者手中的廢舊家電向正規回收渠道轉移,從而增加我們原料的供應。目前我們設備利用率在10%左右,‘以舊換新’將使這個數字提高至50%以上。”同樣想競爭名額的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桂興如是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