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華為“囚徒”李一男在度過兩年“鎖定期”后,終于告別以“軍事管理”聞名的華為,加盟更為開放和自由的互聯網企業百度。對他本人而言,這是一場蟄伏良久后的復出,也讓旁觀者如釋重負。
技術天才,少年得志,李一男27歲便擔任華為常務副總裁兼中央研究院的總裁,劍橫江湖,一時風頭無兩。
2000年,李一男帶著從華為拿到的價值1000萬元的設備北上創建港灣網絡,公司迅速發展后,卻成為華為的心腹大患。6年后,華為收購港灣,李一男作為收購的必要條件重回華為。
也許李一男當年出走時,對恩師任正非還心存感激;但商戰如兵戰,刺刀見血6年后,兩人早已是離心離德。據說,李一男重新回到華為上班的第一天,他的辦公室外就聚集了一波波來參觀的華為員工,最后他不勝其擾,將辦公室的玻璃換成了不透明的毛玻璃。通過對李一男的“示眾”,任正非有效地震懾了有創業想法的華為員工。
從李一男重回華為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在計算他離開的那一天。李一男選擇了百度作為復出的第一站。有熟悉李一男的人士分析,李一男之前的定位,正是互聯網基礎技術設備的提供商,這種獨特的視角讓李一男對全球互聯網的走向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甚至前瞻性思索,而百度正好提供了這種實踐機會。
顯然,百度希望李一男的加盟彌補其在技術上的短板。比如與最大對手Google相比,百度目前還不具備Google在超大規模系統存儲上的技術。但更重要的是,隨著Google正式發布Android操作系統,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突破口進入手機行業。同樣,百度也迫切需要李一男也能把公司帶到新的高度。
百度CEO李彥宏在內部郵件中稱,李一男不僅是一位電信基礎設施領域的頂級專家,對互聯網領域的產品和技術趨勢也有著很好的領悟力和深刻的洞見,似乎是在為那些認為李一男不懂互聯網的聲音極力辯解。而小記認為,李一男擔任百度CTO首先要做的是思維轉型———雖然李一男在華為和港灣有豐富的數據通信技術經驗,但通信設備的技術思維模式和互聯網企業有很大的區別,前者更關注技術的先進性和穩定性,而后者更關注客戶需求的滿足和滿意度。
在華為又喊冬天的時候,李一男能迎來他的“第二春”么?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