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年初以來,CRT電視衰退逐漸成為趨勢,超薄寬屏成為了市場的主流。而彩電廠商與內容商的合作,也預示著彩電正完成核心價值鏈的轉變,繼而向高附加值環節進行轉移。
CRT產業難掩頹勢
近年來,放量增長的平板電視給傳統CRT電視產業帶來了麻煩,CRT產業鏈上游彩管企業不定期的減產或停產已經說明了一切。伴隨著今年奧運商機的全面啟動,平板進一步放量增長,終端市場對平板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CRT被平板電視取代的趨勢也日漸凸顯。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得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CRT電視的銷售量僅為2440萬臺,相比2006年銳減14%,延續著這幾年環比十幾個百分點的下滑速度。
奧維營銷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曉鋒表示,在奧運商機的刺激下,超薄CRT電視在一二級市場將有所增長,預計今年銷量達800萬臺。
在三四級市場以及正在開發的農村市場,純平CRT電視仍是銷售主力軍,超薄CRT電視也將慢慢走俏,這些市場是CRT電視的潛力市場,也是潛力巨大的市場。
據悉,由于液晶面板在今年12月份之前供需仍處于緊張狀況中,這就制約著液晶不可能大規模吞噬CRT市場空間。此外商務部、財政部聯合開展的“家電下鄉”活動,將一定程度上撬動巨大的農村消費市場,如果處理得當,CRT電視完全能在新的領域進行擴張。
按照中怡康的預計,受“家電下鄉”影響,2008年CRT電視銷量下降趨勢將有所減緩,相比2006年,大概會降低5個百分點,降幅控制在7%-9%,市場銷售量規模預計將降至2000萬臺左右。
寬屏超薄成市場主流
雖然奧運商機刺激了平板市場的爆發增長,CRT已漸漸失去昔日的風采,但得益于其技術的穩定性,彩管企業在今年又力推超薄產品,同時研發寬屏和高清產品,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將延緩CRT退市的節奏。
2006年,以減少體積、降低厚度為目標的超薄技術的誕生,使得CRT電視徹底擺脫了傳統的沉重感,而該產品的推出,也讓CRT電視搭上了時尚化的快車。中怡康對前兩年的統計顯示,超薄CRT電視銷售形勢一片大好,2007年超薄CRT電視的銷售量在400萬臺左右。在全球電視“薄”化的大趨勢下,彩管企業適時推出這種仿平板化的超薄CRT電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記者獲悉,今年彩管企業除了加大超薄彩管的出貨比例外,還將花費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寬屏技術上。
2008年CES與往屆展會迥異,平板廠商的最大“賣點”既不是尺寸的全球最大,也非功能的新奇獨特,而是出乎意料地鎖定屏幕的“超薄”之上。先鋒、日立以及JVC等都將難以置信的薄度呈現在觀眾面前,圍繞“厚度”的戰爭陷入白熱化。此前,三星電子已經成功研制了70英寸以上大屏幕液晶顯示器,并投入商用,首都機場T3新航站樓整體采購的該顯示器就是其中的經典力作。由于LCD大屏顯示設備在色彩還原、對比度、畫面整體表現有獨特優勢,隨著成本的降低和尺寸的擴大,全面替代平板電視已成定局。
彩電核心價值逐步轉變
2008年CES展透露的一個新信息是,彩電正在與內容、服務加速融合,松下、夏普、索尼、三星等紛紛宣布與網絡媒體、廣電媒體、搜索引擎等內容服務商的最新合作計劃。而兩年前的CES我們看到的是手機與內容、服務融合的趨勢。
夏普的新計劃是推出一項讓消費者可以在電視機上瀏覽特定網絡內容的服務。帶有這項服務的夏普電視售價比不帶服務的電視高出200美元左右,索尼的合作對象則是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之一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此外,中國主流的彩電廠商也推出了類似的內容融合的彩電產品,如海爾“寶藍”系列流媒體電視、創維酷開電視以及長虹TV2.0等,這些產品使電視具備了非電視以外的直接內容娛樂功能,推動從“看電視”到“用電視”再到“玩電視”的轉變。
彩電制造商們甩開了網絡運營商,直接與特定的內容服務商牽手,由內容服務商直接給電視機提供娛樂、新聞、天氣等內容。有關專家認為,這樣至少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提供好看的節目或內容,吸引消費者對電視的購買;二是可在內容提供的收入上分一杯羹;三是直接與內容供應商合作,從長遠來看,可以增加與強勢的網絡運營商合作談判的砝碼。 (金朝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