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業不斷制造概念,從當年CPU的不斷升級、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ERP管理軟件,到今天的“云計算”和“智慧地球”等美麗的概念,究竟是一種營銷過度,還是恰如其分地展示了IT世界的未來呢?
為此,《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專訪了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和電子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幼平。
《第一財經日報》:從去年開始谷歌和微軟鼓吹“云計算”,到今天,很多中國的管理軟件廠商和應用軟件廠家也將“云計算”概念融入到自己的產品,以擴大營銷,請問“云計算”對企業到底有多大的用處,而所謂“云計算”是否也是一種市場炒作行為?
倪光南:“云計算”本身不能說是炒作,而是一個新潮流,因為它反映了客觀的技術發展趨勢和用戶的實際需求。不過,很多公司在宣傳“云計算”時都帶有自己的市場傾向,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帶有“炒作”的成分。企業應該善于把握機遇,而不要盲目地跟別人去炒作。
李幼平:“云計算”的前身是網格計算。當初國際巨頭鼓吹了10年的網格計算,如今來看也還是一個科學理想,只因為缺乏關鍵技術的突破。如今,網格計算最早的發源地美國和歐洲也很少談論網格了。
其實國際巨頭提出的很多概念都是一個科技理想,但這些概念在現今技術條件下,也存在一些不科學的地方。所以我們不能盲目贊同,也不能盲目反對。
《第一財經日報》:請問中國企業應該如何面對這些概念?
倪光南:我們應當區分“機遇”和“炒作”。在IT領域,一個新技術或新潮流的興起往往是一個機遇,尤其是對于后來者更是這樣。當然,企業為了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會乘機進行“炒作”。
比如“云計算”,有的是為了推自己的服務,有的是為了推自己的平臺,有的是為了推自己的軟硬件解決方案等等。所以我們應該思考,而不是盲從,究竟應當怎樣利用“云計算”發展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或者作為用戶應當怎樣利用“云計算”推進自己的信息化建設和效益?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企業應該怎樣借助這些概念來挖掘其中的商機?
倪光南:中國的許多大企業和政府部門的信息系統已經覆蓋廣大的地域,具有復雜的網絡結構,配置了大量服務器和數據庫,需要滿足大量用戶迅速變化的需求,因此他們很需要利用“云計算”。但大型企業和政府部門不可能利用公共的計算云,而如果采用跨國公司的“云計算”平臺或“云計算”軟硬件解決方案則需要很大的投資、很長的建設周期,還會有信息安全等問題。
最近,國內有公司適時地推出了“云計算中間件”,可以將現有的信息設施改造、提升,成為具有“云計算”能力的自主可控的系統。這才是把握“云計算”的機遇,不跟別人盲目“炒作”的例子。
《第一財經日報》:那么你認為國際巨頭鼓吹的概念,到底是應該由企業自己來承擔研發費用,還是應該讓它的客戶一起為概念埋單?
李幼平:這種科學理想的研究一般都是國家投入,美國就是這樣。但企業自己投入,應該要跟自己的業務和收入掛鉤。畢竟高風險技術投入有可能導致高回報,同時也可能沒有回報。(孫燕飚)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