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平的,但人力資源和應用需求的分布并不平坦。中國有最優秀的人才,有龐大的內需,世界正在向中國傾斜,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是張亞勤剛剛與《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馬斯·佛里德曼交流后,兩人得出的共同觀點。
作為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隨著現代通訊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的軟件開發與服務、技術創新正在向中國、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轉移,而過去以美國為技術創新中心的格局正逐漸被打破,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應該以何種心態面對和迎接這場時代大變局?
“在此背景下,應該堅持聯盟與開放式創新。”6月19日,亞勤向記者表示,在聯盟與開放式創新中,中國特別應該利用國外軟件開發與服務、技術創新向國內轉移的趨勢,吸收消化為本土創新。
微軟的中國故事也為張的這一思路做了注釋。從1998年微軟中國研究院成立至今,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員工已超過3000人,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成為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研發機構,橫跨基礎研發、工程技術研究、產品測試等多個領域。
不僅如此,由于眾多中國本地員工在其中學到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些人離開微軟進入到本地公司或政府機構后,廣泛參與到了中國技術創新甚至產業政策的制定中,成為中國自主創新中一股蓬勃的力量。
籠絡智慧
2000年7月,張亞勤出任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2001年,微軟中國研究院升級為亞洲研究院;到2002年,成立僅4年的亞洲研究院超過劍橋研究院,成為微軟全球第二大研究院。
張亞勤當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微軟剛到中國時的規劃思路是:每年增加20-30人,6年內打造100人的團隊,全部資金預算8000萬美元。然而,微軟中國研究院的發展速度遠超當初的規劃,2002年,其人數就已經超過100人,2004達150人,8000萬美元全部花光。
微軟中國研究院最初創立時,計劃主要做在中國和亞洲的應用研究;但當一項一項的研發項目成功之后,這種特殊的地域限制消失了,除了針對亞洲和中國的研發,還涉足全球研發,在此背景下,更名為了微軟亞洲研究院。
2006年1月18日,微軟成立了中國研發集團,張亞勤出任總裁。張計劃,2006年全年招聘600名研發人員,而未來3年內將至少新增研發人員2200人,加上當時的800人,研發人員總規模將達3000人。
微軟同時宣布,今后3年在中國每年研發投入將超1億美元。張亞勤解釋:1億美元僅是對員工的投入,由總部直接撥給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實際對中國的研發投入將會更高,1億美元之外,還有項目投放以及研發設備上的投入,這些均由總部進行一體化規劃。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發展再一次超越了張亞勤的預期,才到2008年,員工已經超過了3000名。
向中國傾斜
盡管世界是平的,但張亞勤與蓋茨的共識是:“微軟應該向中國傾斜,搶在世界傾斜之前才能盡得先機。”
微軟中國研究院是微軟向中國傾斜的開始。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公司成立后,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亞洲工程院、微軟互聯網技術部(中國區)、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微軟中國技術中心、位于深圳的硬件創新中心、微軟工程院上海分院都納入到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架構內。
張亞勤表示,成立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后,由于可以統一指揮,協調運作,微軟在華各研發機構將更有效率,作戰能力更強。在張亞勤協調各個機構相互配合外,各個機構將保持高度的自主權。
事實上,微軟向中國傾斜的同時,世界也正在向中國傾斜。
目前,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重點已從經濟資源轉向技術資源的全球配置,促成了研發全球化,而吸引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將使中國成為全球動態技術進步中的組成部分。
其中,以微軟為代表的跨國公司正從三方面促進中國本土創新。首先,跨國公司R&D機構已成為世界研發領域的主要力量,通過吸引這些R&D機構,可以加速中國融入世界科技主流;其次,這些研究機構有明顯的溢出效應,通過外包、與中國合作或技術轉讓帶動中國研發的中下游環節發展;此外,通過在外資研究機構學習,中國可以培養出一批具國際水平的創新管理人才,從而逐漸擁有各個領域的世界級專家。
張亞勤認為,在此背景下,中國只有堅持開放式與聯盟式創新才能抓往全球資源向中國轉移的機會,而對微軟這樣的跨國公司來說,要做的就是配合中國企業和產業界進行聯盟式創新,將更多的資源引入中國,“就像微軟過去10年在中國做的那樣”。
中國智造
在看到資源向中國轉移機遇的同時,張亞勤也發現,中國軟件外包產業目前所處層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張將外包產業分為三個層面——利用人工(程序員)做項目是最低的一層;第二層是開拓型業務,包括承接來自發包方,即美國公司的項目,或者為新興市場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第三層則是做核心系統開發,這是最高的層面。
張亞勤稱,層面越高,需要創新的內容越多,利潤率也越高,但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軟件外包目前還集中于比較低的層面,技術創新和利潤等還有待提高。
最近,張亞勤與印度前4大軟件企業Infosys、Tata、Wipro、薩蒂揚的總裁們見了一面,這4家公司都是微軟的合作伙伴,即微軟項目的接包方,讓他感到吃驚的是,上述公司的業務多集中于第二、第三個層面,利潤率高達40%,而微軟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還需要在技術含量、創新層次上進一步提高。
事實上,微軟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已經是國內最頂尖的軟件公司,微軟的外包項目也是高利潤率項目,不過中國眾多從事軟件外包公司的業務利潤低于10%。
要從低利潤、低技術的環境中突圍,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升級,人才是其中的關鍵。但中國一方面缺少架構師,缺少有國際化視野的軟件項目管理人才,更缺少的是CTO;另一方面也缺少高端業務需要的程序員,中國軟件與服務業發展因此受到極大制約。
對此問題,外資公司對人力資源的影響曾在業界引起爭議。許多中國企業擔心跨國公司對中國人力資源實行掠奪式招聘,進而影響本土公司的創新。
在跨國公司初進中國時,一般通過三種方式招聘人才——一種是在國外接受教育,并進入當地企業工作;一種是在海外接受教育后,在當地工作一段時間或者直接回到中國進入中國分公司;第三種是來自中國本土,在本土完成知識和經驗累積的優秀人才。由于跟中國本土企業直接爭奪成熟的人力資源,中國公司將其形容為“狼來了”,并表示了極大擔憂。
于是,跨國公司開始加大了從高校中直接招聘的比重,對人才從頭培養。其中,微軟是先行者之一。
自成立以來,微軟亞洲研究院啟動了面向亞太區高校博士生、碩士生和優秀本科生的“明日之星”實習生項目。實習學生進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后,將深入到每個研究小組進行為期三個月或更長時間的實習。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500名學生到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
按照微軟的計劃,2006年到2011年,微軟將繼續協助中國培養一大批軟件人才,特別是世界一流的高端軟件人才,其中包括軟件工程專業院校教師、軟件工程師等專業骨干軟件人才,培訓人數將超過8萬人。
張亞勤認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轉型的關鍵是人才戰略,而批量制造創新型人才又是重中之重,“其中,利用跨國公司資源,在人力資源方面進行合作會十分重要。” (侯繼勇)
圖片報道 | 更多>> |
|
[國際瞭望] 外媒:4萬億投資震撼力堪比奧運
[國是議院] "并肩作戰"的朱镕基和溫家寶(圖)
[國是議院] 一起來預測周正龍案二審結果
[情感傾訴] 3次出軌 女友用懷孕逼我原諒
[國際瞭望] 視頻:布什晤奧巴馬握手后涂消毒液
[娛樂旮旯] 宋祖德:謝賢女友懷了謝霆鋒的孩子
[臺海日月] 請預測陳水扁監獄生活如何收場
[體育天空] 英稱后悔申辦奧運 欲轉讓閉幕式
[娛樂旮旯] 李宇春和芙蓉同時掉河里了?(多圖)
[管中窺史] 毛主席一天要花多少錢?
[網上談兵] 他砍過13個日本鬼子!敬個禮再走!
內地一線女星床戲盤點 | 韓國女星上位的潛規則 |
鞏俐"裸替"秀性感身材 | 敢當面罵毛澤東的女人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
少女交友不慎 色誘敲詐10萬元 |
因家人反對男子街頭劫持女友 |
學生軍訓猝死 學校判賠9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