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心血來潮點擊鼠標選購了商品,到貨卻發現不合心意,或者收到貨之后發現“貨不對板”……或許,你總是選擇忍氣吞聲,或者自費將商品退回去。以后,作為消費者的這種無奈將有望得到消除。
據了解,已頒布了16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式進入第二次修改程序,最新修訂稿上明確規定:“非固定場所的銷售方式購買的商品,消費者有權在收到商品后三十日內退回商品,并不承擔任何費用。”
記者通過網絡和上門調查的方式對清遠市區100名市民進行隨機采訪,其中有網購經歷的占了80%,且以16-45歲的女性為主,對于“后悔權”的制定,近九成受訪者表示“非常贊成”。但多數商家則質疑條例對消費者的傾向性太明顯,有失公平,而業內人士也認為30天退回制度實操起來有難度。
條例利買方損賣方?
“30天退回”的權利無疑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也有商家認為,這個條例傾向性太明顯,“只看到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保護,誰來保護我們商家的合法利益呢?”淘寶網上一位廣州的商家質疑條例的公平性。
對此,清遠市平正律師事務所的朱延紅律師認為,這種情況要看買賣雙方“作惡”的比例:“現在消費者后悔、退回的情況并不多,而由于產品質量、服務等問題投訴的數量卻不斷增加。”
據了解,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曾經發布過一份數據,顯示目前深圳網民大軍已超過400萬,其中參與網購的高達111.9萬,但有關網購的各種糾紛問題也隨之明顯地上漲。
目前許多線下交易已經有質量監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門、機構來監管,但這種監管還沒有延伸到線上,“所以目前出現真空、亟待規范的狀態。”朱延紅律師說道,游戲規則的不完善,將導致買賣雙方都受到傷害,但最嚴重的還是消費者。從《消法》制定的出發點和保護群體來看,保護消費者利益應該更重要,這也是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關鍵。
“淘寶、拍拍等平臺本來就已經有7天無理由退貨的選擇,如果賣家的東西質量沒有問題,增加若干天也不至于出現恐慌。”電子商務專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陳永東如此認為,“而且條例還有征求意見、進一步修改的余地”。
采訪中,消費者全部支持該新規。“受到保護,買東西時也踏實許多。”經常網購的馬娟告訴記者,以前她網購從來不敢買超過100元的商品,而且都是跟人合伙買,“因為網購風險太大了,一不能試穿,二不能觸摸,三可能面臨‘貨不對板’的情況,如果不合適再寄回去,來回郵費加上商品價格,跟線下的價格相差無幾,所以有時間寧愿到線下選購。”
實操性難度大
新浪科技近期發起了一項關于網購、電視購物30日退貨的主題調查顯示:其中超過六成網友對于30日可退貨規定表示支持,不過同樣有過半網友認為這一規定不能真正執行。
數據顯示,共3443位網友表示支持網購30日可退換貨規定,占參與調查網友的66.5%。但在本次調查當中,超過一半的網友認為這項規定不能真正執行,而對規定執行有信心的網友僅占15%。
“就網絡的特點來看,如何把規定落實才是最重要的。”深圳互聯網應用技術協會副理事長鄭裕杰指出:“網購具有非現場購物的特點,而商家往往又缺乏一個實體,如果在不同的城市交易,出了問題追究起來都不容易,更不用說無條件退回了。”
易商務首席運營官包文清也提出,消協或者工商部門應該與現有的平臺合作,30天退回制度才能兌現。“因為像淘寶、拍拍這類交易平臺在網購消保方面已有一定基礎,比如保證金制度、第三方支付擔保等。”
包文清認為,退回制度不能只著眼“限制、規范”,還需要給商家一些激勵措施。“現有的幾個網購平臺,參加了類似‘消保計劃’的賣家,都可以在搜索中獲得更靠前的排名,獲得更多的瀏覽量、關注度。這也讓消費者意識購物要選擇有保障的賣家。”
其實,這種評價平臺現時已在各大網絡購物頁面顯示,購買者收到貨物后,對該貨物的性能、顏色、質量等各方面進行評價,以方便后來的選購者作參考。但眾所周知的一點是,這個評價平臺也可以“造假”,就是說,賣家可以請自己的朋友或通過其他手段自己去寫評價,從而迷惑不知情的消費者,這時候,消費者只能靠運氣去選購了。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消費者不敢在網上選購昂貴或高檔商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規將壯大網購隊伍
在交易的公平性問題上,包文清認為同樣可以借助于第三方的平臺:“消費者無理取鬧、或者故意損害商家利益情況畢竟是少數,一旦發生糾紛,雙方都可以通過平臺進行投訴、舉證,從而使大家的權益都可以得到保證。”
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新規的出臺可以解決消費者對非現場購物的不信任感,并增加原來喜歡網購的消費者的信心,還能進一步消除人們對網購的戒心,吸引更多人加入網購大軍。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新規是否起到作用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因為很多問題都還沒有反映出來,“但是即使有困難,也不能說不執行,而是要看怎么把它完善好,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朱延紅律師說。統籌達海軍
參與互動(0) | 【編輯:劉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