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人們在憧憬三網融合的美好前景時,目前推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斷浮出水面。
雙向進入謹慎前行
互聯網、電信網和廣電網的三網融合在今年全面提速。長期以來,電信網、廣電網和互聯網在國內是分離經營的,電信運營商負責寬帶接入和語音電話業務,由工信部監管;而廣電系統則負責廣播電視系統的運營,由國家廣電總局監管。這種“各自為戰”的經營模式不僅有重復建設的嫌疑,加重用戶的負擔,而且也容易形成“信息孤島”。
專家指出,三網融合的實質就是電信和廣電的雙向進入問題。在與電信行業的競爭中,廣電處于劣勢,他們不愿意再將“口中的肥肉”拱手送人。因此三網融合必須打破廣電行業對于IP電視等業務的壟斷。但也有專家認為,三網融合的過程中,廣電行業是“弱勢群體”,需要給予適度保護。廣電行業體制機制過于分散,沒有合格的市場主體,沒有辦法與電信在三網融合市場上展開競爭。
電信和廣電要實行雙向進入,并要打破兩個壟斷:首先是寬帶接入市場的壟斷,目前國內寬帶用戶超過1億,但這其中電信運營商占據了市場份額的 97%以上,而廣電行業只擁有2%左右的市場份額。而美國有線寬帶中,廣電和基礎寬帶運營商接入份額比例是4∶3。
第二個壟斷是基于寬帶基礎之上的電視業務,電視業務是廣播電視的基礎服務,承擔著公共服務的職能。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帶有壟斷的色彩,因為壟斷發展得不盡如人意,引入適度的競爭也是應該的。
牌照發放應從速
三網融合就是廣電網、電信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而這三個網就是整個產業鏈的三個大環節。三網融合實施的必要條件是廣電進入電信領域獲得ICP牌照,電信進入廣電領域獲得IPTV牌照,而互聯網將作為內容提供商,需要獲得網絡電視牌照。
從技術上講,三網融合并不難實現,因為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寬帶已經達到了2M,或者具備升級到2M甚至更高帶寬的條件。因此通過網絡傳輸電視和視頻內容已經并不困難。而最為困難的是“牌照”的獲取。
從目前的競爭態勢看,廣電相比電信處于弱勢,因為廣電一直以來依靠自身的壟斷資源發展電視用戶和數字電視用戶,而在寬帶上的投入較少,寬帶用戶份額較低。所以短時間內,廣電即使獲得ICP牌照,也難以在寬帶用戶上和電信寬帶用戶有可比性,如果對廣電網絡實施改造又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在這種形勢下,廣電無疑面臨著“三網融合”的巨大壓力,因為一旦電信獲得IPTV牌照之后,廣電的壟斷優勢將變得不復存在。廣電肯定不甘心落得如此下場,因為畢竟壟斷了許多年,一下子沒了優勢,這讓廣電會感覺不適應。所以這就直接導致IPTV牌照至今無法下發到電信運營商手中。除了電信難以獲得 IPTV牌照外,我們還看到關于網絡電視牌照的爭奪也非常激烈。
三網融合的確給廣大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方便,給相關產業帶來繁榮。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協調廣電、電信、互聯網之間的利益,公平的發放三張牌照,讓整個三網融合市場活躍起來。
移動芯片成新爆發點
三網融合不僅僅是中國的熱門詞匯,更是全球的大趨勢。而在三網融合的大潮中,有兩股力量在并道疾行:一方面是處理器領域。隨著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移動電腦(包含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電腦、上網本)等創新型產品不斷涌現,過去風馬牛不相及的這幾個領域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而推動這一創新的主導力量,就是移動芯片日新月異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在內容資源上的海量創新和整合。
在傳統的芯片領域,英特爾、德州儀器等巨頭分別在電腦CPU和手機芯片領域長期處于領導地位,把持著市場話語權。而三網融合時代的到來,“云計算”的涌動,不但給了傳統勢力新的發展機會,更是讓芯片新勢力有了與舊勢力大佬同臺競技的機會。移動芯片群雄逐鹿局面正在形成。
相比傳統互聯網,數字電視和智能手機給芯片業帶來的機會更讓人垂涎。特別是對正處于井噴前夜的中國市場,更成為芯片群雄必爭之地。前不久,互聯網電視首張牌照花落央視,為國內網絡電視產業打了一針興奮劑。
三網融合,讓此前立在互聯網、手機通訊、電視之前的藩籬逐步倒掉,并引發了各個陣營的深遠變革。而變革的時候總是新生勢力快速擴張的最佳時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