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手機,看來像3C用品愛好者的夢想:直接就能上網收發電子郵件、還能當信用卡或登機證使用,甚至還能計算你身體有多少脂肪。
不過,卻很難在芝加哥或倫敦看到人們手持日本品牌的手機,如松下、夏普、NEC等。日本手機商在海外掙扎多年,卻始終困在國內市場。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IT顧問公司Euro technologyJapan總裁Gerhard Fasol表示:“日本在各種事物的創新上早已領先好幾年,卻無法從中得利。”
日本人將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名稱:加拉巴哥癥(Galapagossyndrome)。
“日本的手機就像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遇到的特有種,漂亮的演化成與大陸上不同的產品。”東京慶應義塾大學TakeshiNatsuno如是說。
就在今年,Natsuno聚集了日本最聰明的腦袋,商討如何讓日本手機進軍國際。Natsuno先前曾研發出廣受歡迎的無線網絡服務,稱做i-Mode。
當然,所謂受歡迎,僅限日本地區。
Natsuno表示:“日本最棒的地方,就是路上隨便一個普通人都有超級先進的手機,因此我們自問:為什么我們不能善用這樣的優勢?”
在現下地球上有任何市占可言的日本手機制造商,是為索尼愛立信。該公司是位于倫敦的合資公司,由來自日本的電器制造商索尼,以及瑞典的通信公司愛立信。
但是索尼愛立信也蒙受了巨大損失,其2009年第1季市占剩6.3%,落后給芬蘭的諾基亞、韓國的三星、美國的摩托羅拉。
日本在全球手機市場無法綻放光芒,實在是叫人匪夷所思,因為日本的手機寫下了許多創新里程碑:1999年時可以收發電子郵件、2000年有了照相手機、2001年有3G網絡、2002年音樂下載、2004年的電子錢包、2005年的數字電視。
日本有著達1億人的3G用戶,這數字是美國的2倍。許許多多的日本人不用計算機上網,而是靠著手機遨游網海。
日本手機商以為它們已經準備好要統治數字時代,但是它們的想法領先時代太多,聰明過了頭,使得市場內縮。在1990年代時,日本創造了2G通信規格,
但當時全世界只有日本采納此種規格。通信商創造了鎖國的網絡服務,如i-Mode那般。這樣的手機網絡世界在日本創造了無限商機,卻也使得日本手機孤立于全市場外。
2001年時,日本實行了3G通信規格,但全球卻未跟上,使得日本的手機對絕大多數的市場來說太過先進。而同時間,日本手機市場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時快速增長,也使得日本企業沒什么動力開拓海外市場。
然而現在受到衰退及灰暗經濟打擊,市場急遽下滑;2008年日本手機出貨下滑了19%,預計2009年的狀況更糟。整個產業相當破碎,8個手機制造商搶食每年不到3000萬臺手機的市場。
幾個日本企業已經開始構思擴展到海外市場,包括2006年從海外鎩羽而歸的NEC,以及松下、夏普、東芝、富士通亦然。
日本Gartner副總Kenshi Tazaki表示,日本手機制造商要不是進軍全球,不然就退出手機市場。
在最近一次由Nastuno召開的會議中,聚集了20位男性與一位女性,其會議結論是日本的手機過于著重硬件方面的設計,于軟件方面甚少著墨,甚至設計還相當的原始。
偏偏軟件又是現在手機市場的潮流所在,看看由蘋果iPhone掀起的狂熱就能明了,iPhone最著名的就是有許多手機應用程序可供下載,使其功能無限擴張。
而日本手機的設計本土性也很強,比如說于日本隨處可見的貝殼形設計,其它國家可就不怎么捧場了。
Nastuno提出的解決方案如下:日本手機制造商必須更著重于軟件,也必須要更積極的延攬海外人才;此外,通信商也應該將眼光放在海外市場上。
Nastuno說:“對日本的手機業來說,著眼海外市場還不算太遲。況且日本以外的手機,設計都相當簡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