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光電項目的啟動實施,使中國內地誕生了具備TFT-LCD彩電產業鏈全制程的企業,改變了我國彩電業‘缺芯少屏’的現狀。”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將該項目定位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一個新的里程碑”。
11月16日,總投資達245億元的深圳市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項目正式啟動,這是迄今國內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線。該項目的建設單位為華星光電,資本金100億元人民幣由深超公司(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與TCL集團各投資一半。
“面板結”
“面板結”一直是糾纏在中國彩電業胸口的痛。
“金融危機初起時,面板過剩,一切好說;經濟環境一轉好,面板緊張,拿不到貨,面板廠家坐地漲價。”剛剛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彩電企業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受制于人的滋味。
“擺脫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增強本土企業在全球平面顯示產業的話語權,提升整個中國彩電產業核心競爭力。”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所言,也是中國彩電企業的共同心聲。目前,面板資源被日韓和臺灣地區少數企業控制,我國大陸地區液晶電視用大尺寸面板幾乎完全靠進口,但液晶電視出貨比例僅占全球的4%。據Display Search最新預測,2009年液晶電視市場需求將達1.27億臺,較2008年同比增長21%,其中中國市場銷量達2360萬臺,占全球份額的19%,預計2012年全球銷量將達1.88億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屆時中國市場份額將達21%,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消費市場,市場需求量巨大。
不單企業有此緊迫感,政府層面亦高度重視。平板顯示產業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產業,已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并成為“2006年至2020年信息產業中長期發展綱要”中最重要的發展項目之一。
風險與機遇
“本著開放性原則,今后華星光電將會引進其他彩電廠商和液晶產業廠商作為戰略合作伙伴。”華星光電的表態被行業人士解讀為“一種姿態”。
“有TCL主導,其他彩電企業一般不會再加入進來。”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這未必是壞事,當初的聚龍光電號稱要做面板,幾乎本土所有彩電巨頭都加入了,熱熱鬧鬧開場,結果不了了之,“做主的人太多,做不成事”。
“我不擔心將來華星光電的面板銷路問題。”這位人士分析,該項目2011年底試產,到2012年,年產液晶電視模組約1400萬塊。TCL目前海內外平板電視銷量800萬臺,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到2012年1400萬塊的模組TCL自己就能消化掉。
“在本土做面板,方向肯定沒錯,但在操作手法上有多種選擇,可以合資、引資或自己投資。”上述人士認為TCL投資245億元建立高世代面板線也需承擔一定風險,“就看TCL控制成本的能力了,否則有可能屆時用自產的面板比直接購買他人的更貴。”
該人士此話有一定針對性,就在華星光電項目啟動之時,液晶面板線在中華大地大有“遍地開花”之勢,京東方在北京及合肥分別建立8代及6代面板線,三星在蘇州投產7.5代線,龍騰光電在昆山做7.5代線,傳聞臺灣奇美也將在廣東南海投資建8代線。
選擇做8.5代線,TCL有自己的考慮。據權威機構預測,作為未來家用顯示面板的主流尺寸應該是32-37英寸、40-47英寸以及52-55英寸,考慮到中國農村市場,主流尺寸應該還包括26英寸,第8.5代面板生產線項目的產品正好全部覆蓋以上尺寸范圍,且切割效率較高,生產柔性強。
有消息說,LGD也將在華投產8.5代面板線,其中,LGD將持股70%,另30%的持股方目前尚未明確。
更高世代的面板技術,此前只有夏普宣布過,但國內彩電企業認為,從原材料成本、資金投入、技術投入、市場前景等多方面考慮,并不會更合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