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萬的空調與1700萬的空調相比,哪個更便宜?答案自然是后者。然而,在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門診樓變頻多聯空調設備及其安裝”采購項目的投標中,報價1707萬元的廣州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格力)卻敗給了報價2151萬元的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公司。
為此,廣州格力和作為政府采購監督機關的廣州市財政局對薄公堂,此案將于11月2日在廣州市天河區法院開庭。
價值400萬的文字錯誤
2008年11月4日,對于負責投標的廣州格力商用空調銷售部部長胥俊明來說是個值得高興的日子,因為在番禺中心醫院的采購競標中,廣州格力以投標報價1707萬元被評標委員會推薦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假如沒有什么意外的話,就意味著中標了。”
但他空歡喜了一場。2008年11月21日,中標結果發布,原先位列第一、投標報價最低的預中標供應商廣州格力被排除在外,而報價最高的廣東省石油化工建設集團公司中標,其中標金額比廣州格力足足高了400萬元。
廣州格力的敗北,也并非因為質量不過關。“格力在全國空調界也算是名列前茅的,雖然不敢說我們的產品就一定比別人的好,但不比別人差還是能做到的。”胥俊明說。
那么究竟其中有什么緣故?
原來早在11月7日,采購人番禺中心醫院就認為第一位預選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不符合招標文件中有星號標記的內容(一些具體的技術參數——記者注)”,不應中標。
11月14日,番禺區財政局政府采購辦決定,由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對該項目進行復審。11月18日,廣州市政府采購中心邀請原評標委員會進行了復審,便得出了那個令廣州格力目瞪口呆的結果。
作為業內領軍者,廣州格力為什么不符合采購方要求呢?
“其實,早在11月4日評標當天就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但評委們認為格力的實際生產能力完全符合此標的要求,當然實際也是如此。但是在報標文件中我們的敘述可能有些失誤及矛盾的地方,同時我們引用了一些舊產品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與標準不符,但我們提供的新產品數據完全符合要求。”胥俊明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假如以文字錯誤為由,讓企業在競標中出局,就太吹毛求疵了。”
“在得知采購方質疑我們的產品是否符合其要求后,我們主動作了書面回應,回復中包括生產設備許可證、實際產品運行的說明等等,這些無一不證明,企業完全擁有符合采購方標準的生產能力。”廣州格力法務工作人員陳勇告訴記者。
然而,企業方的解釋與說明最終還是“無用功”。
按照《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規定,評標應當遵循的工作程序之一是:“對投標文件中含義不明確、同類問題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顯文字和計算錯誤的內容,評標委員會可以書面形式(應當由評標委員會專家簽字)要求投標人作出必要的澄清、說明或者糾正。”
“政府投標采購是為了節省開支的,但現在給人的感覺是這次投標采購寧可多花400萬,也不肯聽一個對文字錯誤的解釋。”胥俊明說。
“同一群評委就同一個問題得出了兩次不同結果”
“僅憑書面表述的一個小問題就把我們排除在外,完全不看我們的實際生產能力,這著實讓人感覺不公平,要知道,采購方要采購的那類空調正是格力所擅長的。”胥俊明說。
陳勇也說:“我們1707萬的報價雖說是這次投標中的最低價,但還是有得賺,從成本上我們可以估算出現在的中標方,其利潤已不能用‘有得賺’來形容了,再結合上評標過程中廣州格力的種種遭遇,就不由得讓人多想一點。”
隨后,廣州格力向相關部門進行了投訴,再次重申其投標文件完全符合招標文件要求,采購中心組織復審并無任何法律依據,要求恢復其中標候選人資格,取消廣東石化的中標資格。
廣州市番禺區財政局于2009年1月22日作出處理決定,駁回投訴。
于是,廣州格力申請上級主管部門廣州市財政局進行行政復議。
“對于在政府采購中心復審時,評委們是否公正,我們是抱有懷疑態度的。尤其是在同一群評委就同一個問題得出了兩個不相同的結果時。因為在第一次評標結束后,評委們的身份便已曝光,很難保證沒有人去打評委們的主意。”胥俊明說。
2009年4月22日,廣州市財政局做出行政復議,認為“在該項目中,原評審專家參與了評審,已經與該項目形成了利害關系,但番禺區財政局僅以原評審專家第二次評審結果作為認定事實的最終依據,推翻了原評審結論,認定事實依據不足且有失公正”。此時采購方番禺中心醫院早已與廣東石化簽署合同。
“這就相當于第二次評審結果作廢,但第一次的評審結果卻合理地存在。這時合理合法的中標者不應是廣東石化,換言之,采購方與所謂‘中標方’的合同是不合法的。”廣州格力的代理律師谷遼海說。
2009年6月9日,番禺區財政局按照相關回避原則,從專家庫中抽取無利害關系的7名專家組成核實小組進行核實,結果認為格力投標文件不能滿足招標文件星號標記條款的要求。番禺區財政局也于6月16日發布投訴處理決定,認為投標供應商廣州格力“不能滿足爭議本次采購項目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
為此,廣州格力第二次向廣州市財政局申請行政復議。
2009年9月18日,廣州市財政局做出決定,維持番禺區財政局的決定。在經過近一年的質疑、投訴、復議以及不同專家組成核實小組的“再審”后,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政府采購亟待規范”
不服此結果的廣州格力,起訴了廣州市財政局。10月12日此案在廣州市天河區法院立案,于11月2日公開審理。
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想就此案相關事宜進行采訪,遭拒。
記者致電番禺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稱此事應由廣州市財政局進行解答。而截至發稿時,廣州市財政局仍未回復記者的采訪申請。
“以往總是同情弱勢群體的中小企業,呼吁我們的各級政府采購部門應盡最大努力接納他們。可真沒想到,格力這樣中外知名的品牌,也會在政府采購‘競爭’中遭遇莫明其妙的慘敗。”談及此案,谷遼海律師非常感慨。
《政府采購法》規定,集中采購機構進行政府采購活動,應當符合采購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格的要求。“眾所周知,政府采購用的是納稅人的錢,這錢怎么花直接關系到納稅人的利益。而采購部門最終卻選擇高出格力報價400多萬元的供應商,我認為這很難有一個合理的解釋。”谷遼海說。
谷遼海認為,現在政府采購陷入了一個怪圈:企業在競標中吃了虧,因為怕得罪政府,很少有人打官司;企業不打官司,相關的監察部門就無法充分重視,相應的法律法規也沒能及時建立;監察部門不重視,那么政府采購人的自由裁量權就得不到必要的限制,競標機制形同虛設,就會有更多的企業在其中吃虧。“如此循環下去,最吃虧的還是納稅人,但是廣大的納稅人對政府采購并不關心。所以政府采購,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監管相對真空的地帶。”
據新華網報道,2002年至2008年,廣東政府采購規模連續七年全國居首。2008年突破600億元,從2000年起累計節約財政支出292.19億元。目前,國內首個細化、補充《政府采購法》的地方性法規《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辦法(草案)》已由廣東省財政廳正式提交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無疑,無論結果如何,格力‘廢標案’對完善和考驗這部地方性法規有著積極的意義。”谷遼海說。(本報記者 王帝)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