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0日電 當前,在我國看似繁榮的平板電視市場上,卻埋藏著一個巨大的隱患。由于缺乏對于上游屏等關鍵性資源的掌控,我國平板電視今后發展的安全性以及企業對于產品技術走勢掌握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隨時都存在著我國彩電企業被外資企業牽著走的危機。甚至不排除在技術升級換代速度加快、國內企業戰略布局體系失當、綜合應對實力遲遲得不到加強的背景下,我國彩電企業還將錯過在下一代彩電產品上的競爭主動權。
中國彩電業目前面臨著“缺芯少屏”的困境,尤其是在大屏幕顯示面板上完全受制于外資企業。平板電視中的面板實際上相當于現代武器裝備中的戰略核力量,如果沒有這個部分,產業的國別對抗的力量就會非常薄弱。
不造屏不行
隨著外資企業在我國市場的深入拓展和精細布局后,將成為我國不斷釋放的平板電視市場上最大受益者。而眾多國內企業極有可能變身成為全球平板市場的搬運工和利益輸送機。
在CRT時代,中國企業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還建立了對CRT技術進行再創新和改造的技術體系。不過,在這一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政府力量不容忽視,它促成了企業從前端到終端的產業鏈戰略體系打造。不過,突然而至的平板化浪潮卻給國內企業和CRT產業鏈造成了極大沖擊。
更令人擔憂的是,無論是等離子還是液晶,在這兩大技術流派引導下的平板電視市場中,以顯示屏和模組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占據了整機生產成本60%以上比重。而在這一系列關鍵零部件技術上,中國企業既無技術儲備,又缺乏對趨勢和方向的把控。
年初,國家發改委專門發文,提出將連續3年組織實施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以打造相對完整的平板彩電產業鏈為目標,以提高自主發展能力為核心,以面板重大建設項目為牽引,兼顧目前主流顯示技術及未來發展。通過國家支持和引導,完善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鏈,增強我國彩電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平板電視時代,中國彩電工業飽受“缺屏”之苦,導致行業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行業性虧損,中國彩電企業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處于附加值最低的末端組裝制造環節,中國彩電工業創造的CRT時代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上游顯示屏成為制約中國彩電工業發展的瓶頸。“長虹造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企業的一個戰略抉擇。
立體式平板戰略布局
近年來,以長虹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已經布局平板上游產業鏈。通過收購韓國歐麗安(ORION PDP)公司并整合彩虹、長虹自有技術,長虹在短期內借助資本手段掌握了等離子面板的研發和制造技術,擁有了完善的等離子面板核心專利和一支有量產經驗的研發、管理、生產團隊。今年6月,長虹再度發力,宣布與臺灣友達光電合作,進入液晶模組的開發與生產,首期將建設4條玻璃基板與背光模組組裝制程生產線,最終實現對液晶電視的深度布局。
來自DisplaySearch 2009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全球等離子市場容量正以11.2%的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增長,國內等離子市場發展更為迅速,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隨著國家“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等離子電視成為客廳主角的機會已經出現。根據預測,到2011年,全球等離子電視銷量將達到2620萬臺,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銷量將達到370萬臺。
借助企業資金和規模化實力,長虹全面掌握并領跑等離子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全球化趨勢;同時,又借助自身的制造水平和整機研發實力,搭建合作平臺鞏固企業在液晶技術上的主動權;更進一步,長虹在OLED顯示技術領域展開預研,最終在平板化的趨勢中,構建立體式戰略布局。
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徐明天表示:“長虹構筑了一個立體的縱橫協力的大平板產業戰略發展體系,后勁很足。”
在等離子技術方面,長虹掌握了大量核心技術和約600項專利,絕大部分為發明專利,涉及新型等離子顯示屏結構、工藝流程、原材料、電路的軟硬件設計等,其中多項屬于基礎核心專利。長虹已經開始牽頭進行多項等離子國家標準的制訂、立項工作。相較其他同類平板產品,等離子由于采用自發光,具有亮度均勻自然、色域覆蓋率大、響應時間短、可視角度大、動態能耗低、大屏性價比高等優點。
一體化設計、制造被看成是降低產品成本的有效途徑。長虹在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兩大平板產品領域都實現了一體化設計、制造,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大大提升產品競爭力。長虹徹底掌握了等離子面板資源,創新達到原材料級,與日韓企業同步;同時進入液晶模組領域,創新達到芯片級,達到原材料級創新還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就是與日韓企業的距離。通過屏、模組和整機一體化設計、制造,可以發揮產業協同效益,對內實現產品標準化,對外實現產品差異化。
長虹平板顯示器件戰略布局,契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對推動行業產業發展、推進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等方面,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本土化是顯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推進新型顯示器件的國產化、本土化,將帶動包括原材料、元器件,工藝設備在內的產業鏈發展,建立完善的國內顯示產業支撐體系,提升國內新型顯示工業發展水平,從而提升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