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近日于寧波舉行的上海世博會首場主題論壇“信息化與城市發展”論壇上表示,工信部將融合推進信息化和城市化,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其中包括要推進物聯網、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等新技術的發展。
專家認為,云計算作為一種新型信息技術,目前在國內業已具備發展的基礎和條件,隨著該技術逐步從概念層面走向應用,預計未來幾年內將加速實現大規模“落地”。
云計算催生IT業新機遇
云計算指的是一種超大規模、虛擬化、易擴展、廉價的服務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戶通過網絡可以按需獲得服務。
在“信息化與城市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以水為例來解釋云計算的特點:“原始社會人類是把湖泊作為共同的水源,后來每戶將自家的井作為水源,到現代社會自來水則成為公用設施。”信息的處理和存儲也經歷了一個從集中到分散到再集中的過程,而云計算就是信息存儲和處理的工業化過程,是信息服務業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
近年來,云計算開始逐漸在中國市場升溫,包括IBM、微軟、戴爾等一批國外IT巨頭紛至沓來,爭相搶占市場先機。埃森哲去年對中國108家企業進行的有關云計算調研顯示,云計算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的信息化機會。而在近日舉行的北京云計算國際高層論壇上,與會企業家發布“云計算北京共識”,稱云計算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的核心,云計算將改變CPU、存儲、服務器、終端、操作系統及應用軟件的整條信息產業鏈,并創造一個數萬億美元的新型產業。
對于云計算在中國的發展,中華網軟件(中國)董事局主席余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前景上看,云計算無疑在中國會有很大發展空間。云計算在國外已經發展較長一段時間,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整體的云計算普及上,中國雖然起跑慢了,但是隨著云計算的熱度升溫,中國IT業也對云計算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云計算在中國已經迎來高速發展和推廣的時期。
“可以預期,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隨著寬帶網絡、無線網絡等網絡基礎設施的大幅改進,云計算將較快地在中國獲得普及。”余翔稱。
中國已具備云計算發展基礎
據計世資訊研究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云計算服務市場處于引入階段,2009年市場收入達到356億元,比2008年增長36.9%。計世資訊認為,云計算是我國IT產業引領全球創新、發展軟件與服務業的重大機遇,也將成為推動我國信息化普及的主流模式。
經過前幾年的市場預熱后,云計算技術在中國正從概念層面逐漸走向應用。許多研發公司已經將云計算作為新的戰略核心,并嘗試探索其企業級、社會級的應用。未來幾年云計算在中國市場很有可能會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真正實現大規模的“落地”。
“中國目前已經具備發展云計算的基礎和條件。”在余翔看來,云計算的一個核心基礎就是網絡,當下中國的網絡條件總體來說已有很好基礎,尤其是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保有量以及移動網絡的普及程度快速增長。而隨著三網融合、光纖到戶、3G網絡普及等基礎網絡設施的進一步改善,云計算將會得到迅速普及。另外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的信息化建設,也為云計算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云計算的推廣應用將給國內信息產業和社會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專家認為,作為經濟高效的商務模式,云計算的“按需計算”、“現收現付”等特性會降低企業信息化普及門檻,簡化企業IT管理,有效降低企業IT基礎設施成本,全面提高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水平;同時,云計算也會使得信息產業更綠色環保、節約資源。
業內人士同時也指出,云計算在加速從概念走向應用的過程中,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環節,如產業缺乏開放標準,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等,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制約著云計算在國內的推進步伐。
重點是關注應用和需求
“云計算其實只是以往一些技術的延伸,目前在推進該產業發展時要避免陷入純技術的誤區,技術要服務于經濟發展和創造價值,要找到更好的應用方式。”針對目前各界熱議的云計算這一新興產業,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強調。
劉積仁指出,云計算使計算的成本越來越低,使大家構造一種計算的能力越來越方便。而在云計算這一概念的背后,目前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究竟什么樣的應用更需要云計算技術,如何才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應用方式。
為此,他強調,對于云計算,“一是不要走純技術的誤區,二是技術要服務于經濟發展,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新的技術所帶來的價值,這才是未來云計算發展的方向。”
對于中國發展云計算的途徑,余翔建議,要鼓勵各種軟件提供商的參與,加快發展各種基礎網絡,盡快建立產業的開放標準,注重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以及建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之一——由蘇州工業園區與美國微軟公司合資成立的風云網絡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云計算當前正處于發展起步期,需要業界在數據安全、產品、服務等各個方面不斷提升,克服用戶應用信心不足等問題,從而推動用戶積極采用云計算的相關服務,促進云計算健康發展。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