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階段:無中生有
2003年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方興未艾,作為網絡“潮民”的上海地區的肖小姐便開始了嘗試網絡購物,她在某知名電子商務網站上看中了一款時尚靚包后便給對方匯出了貨款并等著收貨。誰知這個等待限入了無盡之中,隨后半個月肖小姐每次都會打開該商家的頁面并對商家進行催貨,剛開始的回復是“調貨需要時間,會盡快安排發貨。”一個月之后,該商家的頁面突然出現無法訪問,之前的電話也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
中級階段:偷工減料
三年成為一個行業邁向成熟的標志,到2006年,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已初顯雛形,相對來說容易產生欺詐行為的C2C領域,淘寶、拍拍、易趣等已有了相當的知名度。在對于商家的進駐進行嚴格審核之后也加大了網購者的信任力度。然而,欺詐手段也隨之進行了演變,北京一位王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款被商家吹得玄乎的手機之后卻大呼上當,原來,這款售價高達2000多元被稱之為功能多達上百項,外觀精美且帶防水功能的手機壓根就是一款低質的山寨機,所謂的防水功能只是加了一個塑膠皮套,而號稱炫目的金屬外殼其實就是刷的一層粗糙的金色粉末。
高級階段:高度仿真與低價誘惑的捆綁銷售
一款有原廠質量擔保卻在價格方面有著較大優惠的產品往往會成網商借機取巧的欺騙手段。也被看作是電子商務發展當中又一種欺詐手段的衍生。中關村某IT公司白領女性趙某看中了某款知名品牌筆記本,其標出的價格比市場價低出數百元,且承諾提供原廠維修,興致勃勃致電下單時卻被告知,這款產品需要同時購買殺毒軟件、防塵設備、筆記本包等一系列捆綁產品,且捆綁產品的價格高得離譜,整個算下來消費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優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