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可這話放在南京一中的一些老師身上就不對了。就拿張璇來說,明明專業是中文,當了15年的中學語文教師,可換了一個課堂,張璇一下子變成了“全才”,教漢語,教包餃子,教茶藝,教太極拳……算下來有近10種和中國文化有關的課程她都能教,還教得像模像樣。在澳大利亞教課3個月,她的弟子有七八百人,粉絲從四五歲到八十多歲都有。
開放日引來百余人參與
張璇是南京一中在澳大利亞“孔子課堂”的首任教師,是通過國家漢辦的嚴格考核后才中選的,肩負的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任,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喜歡中國文化是她最想達到的目標。2009年9月底,張璇來到了澳大利亞巴拉雷特市,“孔子課堂”設在協辦學校蒙特科利爾高級中學,這是一間空空的教室,每次上課就連桌椅和白板都是借來的。一開始,由于宣傳不夠,“孔子課堂”開設了兩周也沒來一個學生。張璇急了,她通過報紙專訪、張貼海報,在這座8萬人的城市里廣泛宣傳,讓大家都到“孔子課堂”來參加開放日活動。通過闖關游戲,畫臉譜,100多個來參加開放日的老外中有30多人留下了,成了張璇的第一批學生。
十八般“武藝”樣樣行
張璇的專長是教語言,這也是她的主要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她要到各所中小學和博物館給中小學生們上漢語課。16:30-18:30,才是“孔子課堂”開課的時間,這時她的教學內容也不再局限在教語言,而是按需教學。“比如做花燈,我在國內也沒做過,就回憶以前看到的,用牙簽、竹筷、彩色卡紙、訂書機這些能找到的材料,雖然做出來不好看,但是已經有花燈的樣子了。”有時候,張璇還要被邀請去學校教體育課,在課上教大家太極拳、扇子舞,“這些還是我十七八歲時在雨花臺跟師傅學的,現在全撿起來了。”為學員們做中國菜也是張璇的工作之一,“包餃子、包餛飩、做醉雞,澳大利亞人都特別驚訝,大家都覺得好吃,也喜歡學。”
還有一些本領,張璇還是在澳大利亞學會的。去年10月,南京一中本部進行武術操比賽,張璇想教澳大利亞學生,就請國內的同事把視頻傳過去,她在宿舍里現學。還有刻圖章、剪紙,很多都是張璇對著電腦學會的。
日文老師也想學中文
到澳大利亞后,張璇發現,很多人喜歡漢語,卻沒機會學。她開設“孔子課堂”后,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竟然是當地學校的日文教師。“他們看到中國的發展,看到很多學生想學中文,所以也想進修后同時教中文。”
在澳大利亞3個月,張璇教了七八百名各種年齡的學生。不少人成了她的好朋友,到中國來旅游來學習成了他們中很多人的愿望。
現在張璇已經回國,將由顧曉燕老師接替她在澳大利亞“孔子課堂”工作,這學期已經有很多澳大利亞學校都邀請“孔子課堂”的老師去教中文。而作為國家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南京一中近年來已經先后派出8位各學科教師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推廣漢語,現在已經建有澳大利亞和英國兩個“孔子課堂”。(黃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