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二月二十六日電 題:“這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海內外華人捐贈西漢珍貴文物側記
中新社記者 冽瑋
“這是它們最好的歸宿”,深情凝視著玻璃展柜里那三十一件排列有序、栩栩如生的西漢陶俑和編鐘,美籍華人鄧芳女士如是說。她顧盼之間,盡是對中華古老文化的熱愛。
今天下午,坐落于西安北部的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舉行了“海內外華人捐贈文物表彰頒證儀式”。捐贈人鄧芳和萬紅女士分別從美國、重慶趕來參加,并代表十五位海外僑胞和國內愛國人士領獎。
鄧芳告訴記者,二00六年初,她與丈夫范世興在互聯網上看到有幾家美國古董店出售中國漢代文物,便及時與國內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取得聯系,通過網上傳輸照片,在初步確認了文物的真偽和時代后,他們立即訂購了古董店即將出售的三十一件典型文物,同時主動聯系旅居國外的愛國僑胞黃翔華等人,共同出資購買了這批文物,并把它們無償捐贈給中國。
經專家初步鑒定,這些文物幾乎都是國家珍貴文物,其中一級文物五件。專家初步推測這些陶俑是從漢景帝以前的西漢帝王陵出土的。
一九八八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鄧女士,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她說,因無須支付拍賣行高額傭金,一些文物商借助網絡進行銷售,網名和網址均可虛擬,利潤和安全都有保證。而這些出自漢代帝王陵闕的珍貴文物,代表著當時中國文化藝術的最高水平,一俟流落他鄉,其史學價值隨即急落。
鄧芳指著陶編鐘一組九件,娓娓道來,盡管編鐘附帶牛津大學實驗室的熱釋光測試(專門測驗陶器最后一次過火年代)報告,對其真偽的辨識她也絲毫不敢松懈。多少個黃昏至深夜,她在放大鏡下仔細查看,用少許清水潑拭以測試陶體的干濕度,以舌尖舔嘗以感受其吸水性能的強弱,并與自家收藏的文物畫冊和網站上相關數據庫中圖片進行比較辨認,以判斷文物是否經過人為的虛掩作假。她還曾在陶俑身上,用細小的鑷子揀出二三毫米大小,極難察覺的一片衣服碎片,通過放大倍數為二十的放大鏡觀察比較陶俑眉毛和眼珠的顏色與身體膚色及表面剝落情形的關系,判斷是否存在后加彩的狀況。
當有記者問及對這些陶俑的感情時,她笑稱,陶俑編鐘到齊之前,早已將送歸的情景演繹了無數遍,以至對如何分組,如何結伴,如何互相照應,穿多厚的棉襖以抗路途艱辛與不測等等包裝細節都了然于心。
望著這些盈手可握的陶俑,記者發現,他們分明是生動鮮活的人,有著性格的人,有著經驗的人生。兩千一百多年的光陰,他們行若精靈,驟然出現眼前,將渺遠之光陰頃刻間變為觸手可及的經驗。就像范世興先生所陳述的:“我們只要面對那些陶人的身姿,再低頭看看自己的身形,我們不正是一把黃土塑成的嗎?千千萬萬的你和我,千千萬萬的陶俑,更有一顆從沒變過的心,那顆日月可鑒不變的中國心!”
鄧芳女士最后表示,愛惜祖國文物,是華夏后輩人人的責任,任何愚昧無知都不是理由和借口。“因為歷史和傳統是我們的前身,是我們的名字,是我們存在的座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