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十四日電 (記者 應妮)以“站立的文字”為主題的“劉永剛雕塑繪畫作品展”今日在此間中國美術館亮相,這位旅德十年的華人藝術家以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浸淫,兼以西方視角,用“字象”的石雕來進行藝術表現,讓中國文字“站立”于美術館。
今天的展覽是劉永剛回國后的第一個展覽。他于一九八六年從中央美院畢業后,即在畫壇嶄露頭角,連續在全國性大展中獲獎。九十年代初赴德國,曾獲紐倫堡美術學院“達納”一等獎。
他的以“愛擁”為主題,以中國文字為符號語言,以墨玉石為材料的大型組雕由一百零二件構成,每件作品都是高三米四、寬二米二、厚一米五,顯示出藝術形式與語言的獨立力量;由于場地限制沒有全部亮相中國美術館,但從有限的展出中,可見藝術家意象的創新。而所謂“愛擁”這一主題,就是借助這些站立著的、類似人體的姿態表情和肢體語言傳達出一種相扶相攜、相擁相愛的意象。
“祖先發明的文字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尤其是甲骨文,幾乎每一個字的發明就是一次藝術上的創造”,劉永剛表示,他由此開始研究每個歷史時期的中國文字,研究文字的組合、演變以及文字形式的變化,諸如反寫等,“由此脫離對內容的訴求,形式本身就構成了文字一種獨立的美”。
此間評論家認為,劉永剛完全從造型角度對中國文字做出自己的獨特闡釋。他從對“字形”、“字象”的體悟中,發現文字本身造型所潛在的構成因素和視覺力量,從而讓這些文字從平面上站起來,雖然不具備文字的可讀性,卻具有“形象”的可視性,演繹出一種全新的視覺樣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