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巴黎十月二十二日電 中共十七大落下帷幕之際,《歐洲時報》發表社論指出,隨著“科學發展觀”被寫入中共黨章,可以預期中國未來路線圖已經正式確立,“科學發展”這四個字,將成為新“長征”路途上的新“火炬”,指引中國未來發展與民族復興之路。
社論說,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從發展的“終極關懷”入手,明確指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換句話說,發展不僅僅是為了GDP數字的攀升,不僅僅是為了綜合國力的增強,更是為了“民生”福祉。發展的高速度,不能以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為代價。發展的終極目的是為了造福人民大眾。可見,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之核心是“以民為本”。正是這一核心的確立,使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路線“國富民亦富”的追求變得眉目清晰。
社論指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民生”,而方法論則是“科學”。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從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宣言開始,科學這一詞匯,是歷屆黨代會、人大政協、政府以及朝野議政的永恒關鍵詞。但在深刻體會“科學發展觀”之際,我們發現:“科學”這兩個字,在新時期新的發展要求下,在其本義得到確認之際,其新意也得到進一步升華。
社論指出,十七大報告首次將經濟發展目標從“GDP”轉為“人均GDP”,提出到二O二O年中國人均GDP將比二OOO年翻兩番。這顯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訴求不僅是“總量”,更是“質量” 。
社論說,在人與自然關系中,不僅重視“我”,更要重視“天”。基于此,“生態文明”首次寫入大會閉幕報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不再是真正的發展;“生態野蠻”,不再為“科學”二字所容忍。如果說,“發展為民”解決的是“與人和諧”的話,發展的同時解決環境難題則是“與天和諧”。 正是如此“科學方法論”的確立,使“以發展代替增長”,以經濟“又好又快”代替“又快又好”成為可能。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社論指出,中共積近三十年發展之經驗及教訓形成了全新執政方略,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確立了民主在中國政治中的地位。中共迎合民眾的要求,不僅提出“廉政文化”,并進一步強調黨在執政中要公正、公平,講公益和公信,使黨的綱領更加深得民心。
社論指出,貫穿民主精神的科學發展觀既回答了人類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命題,同時又規定了一系列在當今中國具體環境下極具操作性的務實舉措,堪稱居安思危,高瞻遠矚。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中國發展戰略,揭開了中國歷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新的篇章。
社論最后說,“科學發展觀”寫入中共黨章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銳意變革的政黨;科學發展觀不僅在中國民間獲得廣泛支持與期許,在海外也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和好評。我們相信,十七大之后的中國將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新歷史起點上,創造出新的輝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