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同樣是出生于北美的第二代華人,平生素未謀面的加拿大女作家陳以玨(Marjorie Chan)與已故美國華人女作家張純如,因為“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在生死兩界產生了一種精神的默契和心靈的溝通。由陳以玨根據張純如生平故事及70年前日軍侵華南京大屠殺史實創作的話劇“南京的冬天”( A Nanking Winter),定于2月23日在多倫多首映。
陳以玨是加國最具影響力的華裔女作家和戲劇家,曾創作過多部在加拿大有廣泛影響的作品,并獲總督文學獎提名。不過作為一名出生成長于加國的第二代華人,陳以玨在讀過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一書之前,對這一歷史事件一無所知。
她說:“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作為移民,一旦到了新的地方,就會一路努力前行,而他們身后那道(通往故國的)門就漸漸關閉了。這就是移民的文化。我的父母來自香港,我出生在加拿大,自小在多倫多士嘉堡長大,自認是華人。但我所知的華人文化,是生長于加拿大的華人文化。即使同樣是華人文化,在多倫多的士嘉堡與在溫哥華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初次讀到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一書,陳以玨形容自己被那些殘酷的歷史畫面和人類悲劇所震撼,也為作者超乎尋常的勇氣和激情所感染。但那時只是感覺這是一部好的作品,仍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參與其中做些甚么。直到2004年傳來張純如因該書所帶來的精神壓力而自殺的消息。
“我從她的書中了解了南京大屠殺,但沒有機會檢視自己對這一事件真正的感受。在她死后,我重讀了那本書,更深、更細膩地體察和感受她的世界。我非常難過,感覺對她很負疚。作為華人,我們這么多年來讓她一個人孤軍奮戰,沒有給她任何援手。”陳以玨表示,在寫作話劇“南京的冬天”時,她起初對于創作一個以張純如為原型的女作家Irene Wu的形象有所顧忌,原因是她覺得自己與張純如素昧平生,并不了解她的個人生活。但在整個寫作過程中,這一形象反復出現,她的聲音要被人們聽到。
分兩幕反思歷史
這部話劇分為兩幕。第一幕寫華裔女作家Irene Wu(以張純如為原型)圍繞其“南京大屠殺”一書出版,與家人、朋友、出版商、律師之間的互動,到其精神世界崩潰的歷程。第二幕則把觀眾帶回1937年12月日軍侵占南京的歲月,再現一對躲過屠殺與強奸暴行的南京姐妹大梅、小梅,在當地“金陵女子學院”避難的經歷。
作者表示,這部話劇或許并非真實準確地再現史實,但卻是對歷史的思考。“我希望表達在空前的災難面前,人類所表達的勇氣和人性。這些災難的幸存者,是真正的英雄”。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