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四年前,嚴飛來到牛津攻讀比較社會政策學碩士學位。剛剛從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從一所頂尖學府來到另一座著名的學術殿堂,嚴飛年輕的心充滿了憧憬;但對于自己畢業后的方向,他卻懵懵懂懂,不知定數。
當時嚴飛牛津的二十三名同學中,只有一位是中國同胞,剩下的超過半數都是美國同學,其中不乏哈佛耶魯的畢業生,這些名校學生上課時經常穿著母校的校服出現。十幾位美國人里還有三位是羅茲獎學金的獲得者,當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拿的就是這個獎學金來到牛津。“可以說班里聚集了精英中的精英。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真的是倍感壓力。”
嚴飛在牛津一年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從來沒有過出國經歷的嚴飛,剛到牛津后花了不短的時間適應環境。不過牛津嚴謹的治學風格、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身邊大師級的講師教授……周圍的人和事都不斷激起嚴飛投身學術的愿望。
“我的鄰居是一位96歲的老教授,他是第一位發現吸煙對人體有害的科學家。我記得很多次我在校園的長椅上看書,遠遠看到老先生西裝筆挺,拄著拐杖朝學校的食堂走。當時正是黃昏時分,看著這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走在牛津大片的草地上,我的心里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遺憾的事
英國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課程一般只有一年,回想起這段轉瞬即逝的大學生活,讓嚴飛感到遺憾的是,自己沒有抓住機會更多地了解當地人的生活以及英國社會。“當時還是太年輕了,生活狀態很簡單——讀書、運動、泡酒吧。我沒有刻意去了解英國的政治制度,不了解各個政黨在競選前發宣傳單的用途,甚至不知道我居住的牛津小鎮有多少人,人們主要信仰什么。現在想想很后悔。我覺得學生不應該只呆在校園里,而更應該多觀察社會,多和不同的人接觸。”
從牛津畢業后不久,嚴飛獲得到香港城市大學做研究員的工作機會,他多年的學生生活暫時告一段落。
“來到香港后,我住在香港最貧窮的區域,我的房間背陰、很小,兩邊是當地人住的那種破舊的藤樓,我出去吃飯吃的是很便宜的快餐,可以說過著非常市井的生活。過去五年那些悠閑的逛酒吧、曬太陽的日子一去不返,生活的壓力讓我必須直面現實。”
現實的生活讓嚴飛直接接觸到實實在在的香港社會以及平頭百姓的飲食起居、喜怒哀樂。在狹小的房間里看書、寫作經常會受到鄰居小孩啼哭干擾的嚴飛 ,一直在這樣的環境里不斷鼓勵自己,“我和他們不同,因為我仍然對生活充滿渴望和憧憬。”這個從小受人稱贊的好學生、好孩子,復旦、牛津大學的畢業生,面對生活的擁擠和窘迫,在人生理想受到強烈沖擊之時,決定用心觀察,并詳細記錄這段在香港的日子。
寫作的日子
2006年4月,嚴飛接受朋友邀請,加入網絡雜志《縱橫周刊》的寫作隊伍,開始發表觀察香港社會及其文化的文章。兩年后的今天,英國雜志社《Talk Tone》出版了嚴飛的的評論集《門檻上的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遴選,校長張信剛將于二零零七年四月三十日任期屆滿退休,從這一年起至二零零八年兩年中,將會史無前例的出現香港院校的“校長荒”。以城市大學張信剛開始,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教育學院校長莫禮時(Paul Morris) 和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加上零八年約滿的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七大院校均需改換校長的事實,決定了此番校長選舉,不會簡單的成為一所學校內部的孤立事件。由于時間上的特殊性,香港城市大學的先拔頭籌,勢必會成為香港七所大專院校校長選舉模式的風向標。
如果單看選舉過程,似乎是校內各界人人關心,人人參加,而最后的遴選結果,似乎也是一片風平浪靜,勝者班師慶賀,敗者心悅誠服。然而,如若細細看進去,則一波三折,充滿了戲劇色彩,凸現出一種在香港的大學才會出現的獨有現象。
——節選自《為什么校長不可以直選》
牛津大學似乎給嚴飛的生活道路留下極深的痕跡,當年懵懂的年輕人經過三年香港生活的歷練,現在已經確定了人生方向。9月,嚴飛將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坦言美國的學術之路只會更加嚴謹,不過已經做好潛心讀書五到六年的心理準備。
“我在牛津的老院長對我影響很大,他是世界科學界的泰斗級人物,住的離我很近。有時候我離開圖書館回家時正好是晚上七八點鐘,到家前總能看到他房間的燈還亮著,那時我總是會想他在做什么。這樣的想法讓我經常會有獻身學術的激情和沖動。”(天舒)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