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當地時間16時許,日本政府派遣的第一支救援隊從成田機場飛赴北京。將于16日前往四川地震災區參與救援工作。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向中國提供人員進行前線救災活動,也是此次地震以來中國政府接受的第一個外國救援隊伍。圖為救援隊在機場舉行出發儀式。 中新社發 朱沿華 攝
|
中新網5月17日電 5月16日中午日本緊急救援隊抵達成都,趕赴中國救災第一線。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向中國提供人員進行前線救災活動,也是此次地震以來中國政府接受的第一個外國救援隊伍。對此,日本《日本新華僑報》發表評論指出,這可以認為是表明中日兩國互信、特別是國民感情正在增強,雙邊關系邁入戰略互惠的新臺階,開始進入充滿期待的“暖春”季節的一個新標志。
評論說,首先,互信互尊,示好必報,顯示中日官方著意提升雙邊關系的積極姿態。此次中國救災高度公開,救人第一,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好評。是否允許外國救援隊入境救災,也同樣備受關注。崔天凱大使的話意味深長,“四川大地震發生之后,日本政府和人民最先向中國人民表示同情和慰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得更明白:“我們認為日方的舉動體現了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感情。”可以說“第一號”的背后,首先是對困難時刻這份珍貴的“最先”感情的回報,這是現階段中日兩國互信的倍增因素。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救援隊出發當晚表示,日本政府將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中國地震災區的人民盡快脫離危險,重建家園。此可謂“兩情相悅,心照不宣”。
評論指出,應該說,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后,雙邊關系正處于全面上升階段。彼此從大局高度看問題,著眼于“勾畫中日關系發展藍圖”。從胡錦濤“暖春之旅”的重要成果中日兩國第四份政治文件,以及《聯合新聞公報》涵蓋兩國70項具體合作項目看,中國已經以一種新的姿態來對待中日關系,并維系這種廣泛而持久的戰略互惠關系,而彼此互信則是基石。救援隊便是實踐和展示這種戰略關系的一個具體行動。
評論同時指出,其次,中日相鄰,互友互愛,中日關系在中國睦鄰外交政策框架內固位。值得回味的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回答為什么首選日本救援隊的問題時說:“我們在做出有關決定的時候是考慮到鄰近、快捷的原則。”雖然這不僅僅指日本,也包括對其他周邊國家,但這與胡錦濤訪日倡導的“以鄰為伴,以鄰為善”原則一致。可以擇友,無法擇鄰,最重要的是重視共同利益。以鄰為伴為善為友,而不是以鄰為壑。救援隊是互相支持和竭誠幫助的一個宣示,意味著中日關系將步入令人期待的新境界。
評論表示,當然,更重要的是,中國接受日本成為“第一號”,源于當前救災處于最危急的時刻,源于中國政府高揚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中國需要日本的經驗,盡一切可能搶救更多生命。作為“地震大國”,日本救援隊擁有先進工具和實地作業經驗,一定會為搶救更多幸存、進行災后救援發揮積極作用。而通過危難時刻的救助行動,使兩國民眾“零距離接觸”,更深地了解理解,從而加深國民感情,夯實中日世代友好的堅實基礎,這才是最被看好的根本。
最后,評論指出,正如崔天凱大使指出,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防災能力合作將成為中日發展戰略互惠關系的新亮點。為了追求兩國間長期和平友好的關系,雙方深層次交流趁著這次患難機會扎實啟動了,相信中日“暖春”將不斷持續。(吳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