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種“跟貼文化”開始流行。它已經不僅僅存在于網上,而且逐漸擴展到紙媒,形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所謂“跟貼文化”,其實就是在網上的正文之后的“跟貼”所構成的獨特的景觀,所建構的文化潮流。“跟貼”跟在新聞、評論和博客文章等等之后,每個人看完正文之后都有機會插一句話,講一點看法。這種跟貼由于它最好地體現了眾生平等的參與特征,變成了網絡互動不可或缺的平臺。
現在網絡討論問題,由于往往是由紙媒先“爆料”,拋出一個話題。然后網上的“跟貼”再反應!案N”有點象中國傳統的“評點”,往往只是一兩句話,點明自己對于上面的正文的看法,或贊同,或反對,或激起互相討論。這些跟貼往往是口無遮攔,臧否人物事件態度鮮明,觀點清楚。罵要罵到骨子里,贊也要贊到心坎上,過去僅僅是在飯桌上和二三知己談談而已的事情,今天卻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平臺可以讓別人都知道自己的觀點。
“跟貼”無需署名,幾乎不必為言論負責,基本上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過去稱贊人寫短文寫得好,往往用“老僧寸鐵能殺人”的說法稱贊,其實“跟貼”才真正有這樣的特征,真正可以寸鐵殺人,F在的許多文化和社會的熱點的形成,并不是在新聞報道發表或者文章發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貼形成了一種讓任何人忽視不得的網絡“公意”之后,一個“事件”就突然被凸現了出來。如所謂“韓白之爭”或者“經濟學家”的被罵,如果沒有跟貼的影響,事情的發展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走向。“跟貼文化”其實最好地反映了互聯網文化的特色,也給了原來在現實社會中沒有太多向社會發言的機會的人一個最好的空間。現在沸沸揚揚的“草根”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跟貼”浮現出來的“群體意識”,顯示了任何人不可小覷的力量。
“跟貼文化”的特色有三個方面:首先是它的瞬間性,也就是在新聞或者文章發表后的一瞬間就會有即刻的反應,立即就有好惡是非的判斷,進行道德的批判。如果事件本身有“料”,就會當時風生水起,變成一個大事件。由于是在互聯網上,原來僅僅靠電視和紙媒難以傳播的事情,今天完全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會迅速變成任何人難以控制的影響。其次是它的直覺性,網民的判斷并不是依賴掌握全面資訊的理性分析,而是從感覺和經驗出發的推斷。直覺的印象的作用不可估量。一旦一件事讓他感覺不爽,立即就會爆發激烈的言詞。第三是群體性,如果僅僅是一個人的匿名跟貼誰也不會注意,但一旦來勢洶洶,變成“公意”,而且會被視為“民意”,就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
這種“跟貼文化”自有它的長處,它當然是一種文化民主的展現,也是公眾發表意見的一個渠道。許多不良現象由于這種“跟貼”所體現的意見而受到了批評。它當然也就是一種另類的輿論監督,讓社會的一些問題和毛病通過這種看起來虛擬,卻又有許多現實性的“公意”之下無所遁形。對于是非對錯一眼看就明白的事情,跟貼文化的力量就能夠促進問題的解決。跟貼的積極意義就相當明顯。
這種“跟貼文化”也有自己明顯的局限和問題。首先,“跟貼文化”具有明顯的非理性的特點,這就使得事實相當容易被扭曲,觀點容易被誤導,往往大家慷慨激昂了半天,原始的事實就沒有根據,不僅浪費了大家的義憤,而且給當事人造成傷害。這其實也給某些人刻意地誤導公眾的情緒帶來的可能性。其次,其實也是更重要的就是這種非理性使得公眾的理性討論的空間反而縮小,往往兩種或多種意見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交流。這似乎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大量的事情是非并不那么分明,價值有正負兩面,牽扯面廣,而且還很復雜和很難處理。“跟貼文化”在這時候就往往具有負面的作用,它經常會起到壓抑不同意見,讓心里有自己另外看法的人看到勢頭不對就噤聲不言的結果。象前一段一些經濟學家的被“跟貼”批判,其實就是把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用異常簡單的道德化的方式加以處理的例子。本來“經濟學家”提出的問題,可能未必全面和穩妥,但其實是值得更加理性地認知和討論的,同意或不同意都有探討的空間。但一旦變成了“跟貼”抨擊的對象,往往就變成了道德的討伐,最后使得不同意見消失。結果問題仍然存在,并不可能通過“跟貼”的痛斥而消失。同時由于跟貼文化的草根性格,它往往使一些人對于問題的理解流于表面。
如何面對“跟貼文化”的復雜性,理性看待跟貼的意見,可能是我們今天必須面對的挑戰。 (來源:《日本新華僑報》 有刪節 文:張頤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