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英國的中文學校有100多家,分布于英國各地,在英格蘭的南部有50多家,北部有30多家,蘇格蘭及北愛爾蘭共有20多家。
在英國,大多數中文學校選擇周末開課,課時2-4小時不等。由于地域和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英國的中文學;究梢苑譃閷W習普通話和粵語兩類,來自不同地區和不同生活背景的家長會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每個星期日的早晨9點整,家位于英國肯特郡的劉軍都會自駕1個半小時的車,送兒子女兒到倫敦的市中心,讓他們學3個半小時的中文課程。在中文課程結束后,她12歲的女兒還在中文學校學習一個小時中國舞蹈,而9歲的兒子則選擇了武術興趣班。
連續5年,基本上每個星期天劉女士和她的孩子們都這樣度過。她告訴記者,自己家附近沒有合適的中文學校,她和丈夫都不希望因為自己住得遠而讓孩子放棄學中文的機會,因此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想想這些年來,孩子們犧牲了不少休息的時間,但是看著他們現在都能夠用中文和父母自如交流,心中備感欣慰,也覺得這些年的心血并沒有白費,自己的堅持終于看到了成果。
在英國,類似劉軍這樣每個周末堅持讓自己的孩子上中文學校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無不是犧牲自己的周末休息時間,做著同一件事——學中國語言,學中國文化。
學生:中文課很難學
“中文太難學了!被旧厦恳粋被采訪的孩子都這樣說。許多華裔孩子周末比其他族群的孩子多了一天固定的安排——到中文學校學中文。
學習中文的孩子從5歲至十六七歲不等。他們普遍認為漢字筆畫繁瑣,復雜難記,加上平時沒有什么語言環境,因此總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他們說,自己都是被家長逼著來的,其實周末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卻被強送到中文學校。
不過也有一些剛從中國大陸到英國的孩子,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能夠寫一手好漢字。這樣的孩子自然喜歡上中文課,因為在中文學校能找到一種優越感,并且興趣濃厚。
倫敦簡體字中文學校的16歲女孩楊豐告訴記者,她家住得離中文學校很遠,每個星期天趕來上課,感覺特別勞累。自從她7歲開始到這所中文學校,已經9年了。她的媽媽是這所中文學校的中文老師,因此她9年來的星期天都是在中文學校度過的。由于楊豐每星期六要做義工,星期天再往學校跑就太累了。但她的媽媽還是希望她多學一年中文,因為將來學習中文的機會會越來越少。在媽媽的勸說下,楊豐還是繼續了這樣的生活節奏,F在她對學習中文越來越感興趣了。由于北京奧運舉辦成功,做義工時,不少人要求她教簡單漢語,讓楊豐感覺到中文沒有白學。
有的孩子對中文課不感興趣,但對學校課后開設的文化興趣課程卻饒有興趣,學得津津有味。比如一些男孩子就特別喜歡“功夫”課程。他們在英國長大,對傳統的中華武術了解很少,但好動是男孩天性,加之受一些中國功夫電影的影響,學起來干勁十足。而女孩子則大多喜歡參加中國舞蹈的興趣班。在中文學校排練舞蹈,除了可以參加英國中文學校聯會每年舉辦的藝術節,還有一些新年春節等傳統節日的演出。女孩子們說,最高興的就是可以穿上傳統中國服裝表演中國舞蹈,那是令人“exciting”的時刻。
家長:學習都是逼出來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4歲半的李源在中文學校組織的聯歡會上用稚聲稚氣的聲音向大家朗誦這首李白著名的“靜夜思”,臺下觀眾連連叫好。
李源的父親告訴記者,他和妻子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在家不停播放一些古代詩詞的光盤給孩子看,由于是動畫片,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因此,他能背誦不少古詩。孩子小的時候是學習語言的好時機,父母的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學習中文,并沒有太多意識,父母在旁邊不停教導和潛移默化地灌輸時,他們便自然記住了。因此,學習中文,家長的督促和耐心是特別關鍵的一環。
另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女兒3歲時就到英國,今年已經15歲。女兒幾乎所有的中文都是在中文學校學習的。這位家長說,她當時為了女兒學中文,沒少下功夫。除了連續9年讓孩子在學校里學中文,她和丈夫還規定在家必須說中文,如果女兒用英文說話,他們就不回她的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讓女兒在學習英文的同時,中文也不知不覺地提高了。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學習好中文,但是一直堅持并不容易。僅僅靠一星期一次的中文課遠遠不夠。孩子們在英國的學校里一連5天都講英文,已經習慣了用英文交流,用英文思考,中文又是如此難理解,他們多少都有點被逼學習的意思。家長希望孩子學習漢語,除了希望能讓孩子多學一種語言外,更多的是希望后代能夠延續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英國的學校要求學生學習第二門外語,華人學生選擇學習中文,也正好符合了學校的要求。再者,英國學校講究學生素質全面發展,考大學的時候要看其業余愛好以及學習的廣泛性,所以學習中文是非常必要的。
也有的家長告訴記者,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爺爺奶奶無法交流,老一輩見到孫兒孫女歡喜得不得了,而孫輩卻滿嘴洋文,自己卻一句也聽不懂,多少讓老人們有點傷心。為了這一點,家長們更是加緊督促孩子學習中文了。(張耀慶、吳君靜、劉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