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8日電 意大利《歐華聯合時報》10月28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從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7月30日,意大利將舉行中國文化年活動。中餐業作為旅意華人支柱產業中為數不多的含有文化元素的行業,能否運用這一重要的平臺來全面提升自己的地位、改變自身的形象,已經成為需要認真研究的緊迫課題。
評論文章摘錄如下:
中餐業在意大利出現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本世紀初,光羅馬地區中餐館的數量就達到了500多家。但是,只要遇上什么“風吹草動”,中餐業首先會遭受沖擊。有人將這一現象解釋為:中餐業在發展過程中,并沒有人帶領這個行業去推進文化建設,繼而完成文化的積累,今天的整個意大利華人餐飲業,依舊無任何文化底蘊可言。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隨著貿易業持續低迷,不少當年靠經營中餐起家的貿易商紛紛盤掉店口和倉庫,重新回歸餐飲業。華人餐飲業整體復蘇是事實,但并非所有的餐館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多年來一直堅持做“意式中餐”的餐館沒有讓人感受到絲毫的振奮,有些改做日餐的中餐館只經歷了半年、一年多的“輝煌”,最近又開始重現“門庭冷若”的一幕,連經營者自己也開始懷疑“日餐的好光景是否已經結束”。
中國餐飲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世界三大烹飪體系之一,中餐文化具有絢麗多彩的文化內涵和雄厚堅實的技術基礎,以味為核心,是文化、科學、藝術的結晶,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風格但同樣是無與倫比的餐飲文化。“做文化是做企業的最高境界”,“企業競爭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競爭”這兩句話反映在意大利的華人餐飲行業來得尤為現實,因為我們的經營者多年來所做的只是向消費者推銷廉價的產品,只有極少數人會想到利用某些文化平臺去向意大利國民介紹中餐文化和某些菜肴的歷史文化背景,而他們微薄的個人行動在行業中起不到榜樣的作用。
有識之士指出,意大利華人飲食行業的發展折射出經營者在文化素質方面的缺陷,這方面的缺陷導致他們不可能將自己的事業提升到做文化的高度,也不可能在專業人才的培訓方面投入應有的力量。舉辦中國文化年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旅意華人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改變經營者的理念,為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文化的層面創造空間。現在距離中國文化年還有8個多月的時間,希望有關方面能特別考慮為意大利華人飲食行業切入這次活動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當然,作為經營者自身,更應該為如何與中國文化年活動接軌進行應有的思考。他們必須認識到,這樣的機會不常有。 (謝培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