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日電 當地時間9月30日出版的美國《僑報》用八個版面刊登《國典特刊——倒計時》。
該報當天刊發的社論說,新中國六十年,是古老的赤縣神州經歷百年戰亂之后迎來和平的六十年;因為這六十年,是積弱積貧的中國,在飽受“外邦逼之、異種殘之”的內憂外患之禍后重新走向強盛的六十年;因為這六十年,是中國跳脫數千年歷史的窠臼,迎來人性的發現與解放的六十年。文章摘錄如下:
新中國六十周年國慶慶典即將登場。此刻,在太平洋彼端的北京,焰火即將升騰,參加國慶閱兵的威風凜凜的戰車和雄壯的士兵方陣,正在轔轔蕭蕭穿越古都的街道,喚醒古老的回聲。“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蹁躚”的景象,此刻在中國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個村落里,想必正在上演。
對于中國人來說,六十年是一個特殊的數字,天干地支的一個甲子,正好是一個輪回。而對于漫長的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六十年只是一個短暫的瞬間。但是,這短短六十年于十三億同胞的每一個個體,卻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輪回。
因為這六十年,是古老的赤縣神州經歷百年戰亂之后迎來和平的六十年;因為這六十年,是積弱積貧的中國,在飽受“外邦逼之、異種殘之”的內憂外患之禍后重新走向強盛的六十年;因為這六十年,是中國跳脫數千年歷史的窠臼,迎來人性的發現與解放的六十年。
對于十九世紀的中國,黑格爾曾經有過這樣的點評:“中華帝國是一個神權政治專制國家……個人在精神上沒有個性。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復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
一個五千年沒有個體精神的民族,一個五千年沒有歷史的民族,這是一個何等可悲的評價!
然而,正是因為中國傳統帝王體制下超穩定社會系統強大的韌性,正是因為循環不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地踏步,正是因為數千年一以貫之的對君權神話的膜拜和對人性的漠視,是故任何一次戰亂,百姓都如芻狗;任何一個盛世,中國都無法消滅饑荒。
而這一切,在這六十年里都改變了!歷史在突破,人性在歸來。
從戰亂時期的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到困難時期的百業凋敝食不果腹,再到當下的物質極大豐富時代,即或難免有人“放下筷子罵娘”,但也不妨礙“拿起筷子繼續吃肉”,中國的普羅大眾也許從來沒有在如此充盈的社會供應下享受目不暇接的商品。
但是,更重要的改變是人性的解放,是人的主體意識的空前增強。從孫中山提出“民有民治民享”,到1949年毛澤東宣布“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物質資料的不斷積累和社會管理制度的不斷優化,“人”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國家精神的核心。
1954年,旨在彰顯“人民民主精神”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有1.5億百姓參與討論。2005年,“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正式寫入憲法——六十年來,婚姻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勞動合同法、物權法等一系列保障民權的法律制度不斷制定和完善,中國人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權利,因此獲得更全面有效的保障。
幾千年來習慣了被當做牛馬般放牧和圈養的中國人,在這六十年終于發現,自己有權利享有生命的自由,自己有權利享受平等與尊嚴。中國的草根民眾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強烈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主張。正如作家葉辛所說,“今天的中國人擁有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作為人的最廣闊的權利外延。”
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指引下,中國的主流價值觀正日益從“對物的追求轉向對人的關懷”。糧票、布票等困難時期的物質限制措施,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家庭成分、戶籍制度等身份限制要素也正逐漸淡化,漸次破冰。行政力量對公民權利的干預明顯減少,自主選擇權的意識和實踐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人的生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項項普惠式的政策也不斷出臺,在完善社會保障破除對人的禁錮的同時,社會公平和正義正在歸來。
誠然,六十年間,在人性的發現過程中,中國走過彎路,吃過苦頭。在今天,人性的解放,還是一個未了的任務。然而,對于中國人而言,要實現民族的夢想,就必須完成這一任務。
“天地之間,莫貴于人”,人性的發現與精神的解放,必然帶來枷鎖的粉碎,必然帶來創造力和生產力的爆發,必然帶來物質生產的革命和社會的勃興。改革開放后中國創造的經濟奇跡,無疑是最有力的佐證。而這種進步必然會促進社會制度的完善和人的進一步解放,用人性的精神,書寫中國歷史新的篇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