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4日為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日,19歲的華裔青年張敬龍為競選歐洲議會議員,乘雙層巴士巡游倫敦拉選票。如果他當選,將成為歐洲議會首位華裔議員,同時也是歐洲議會歷史上最年輕的議員。圖為他在唐人街呼吁選民支持。 中新社發 魏群 攝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6月7日,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在夜間揭曉。倫敦大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張子宇在八點鐘的時候,來到唐人街,去見這次活動的一個參與者,也是英國第一位華人歐洲議員候選人:19歲的張敬龍(Steven Cheung)。
初次到張敬龍位于唐人街的辦公室,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那里陳設簡單,甚至可以說簡陋。沒有傳統想象中龐大的助選團隊,沒有先進豪華的設備,也沒有蜂擁而至的媒體記者。作為倫敦區五位無黨派獨立候選人之一的張敬龍,穿著一件黑色的帶著選舉廣告的T恤,和周圍其他的年輕人一樣,忙碌的收拾著屋子。簡單的寒暄了幾句,張敬龍就換上西裝出發去倫敦市政廳聽取選舉結果,按照正常程序,應該在晚上10點返回選舉辦公室,并召開一個媒體發布會。
來幫忙的志愿者,大部分都是張敬龍高中的同學,他們和張敬龍的兩個弟弟一樣,給人以典型的香港年青人的感覺,非常的樂觀,凡事報以輕松的心態。直到這種選舉的最后關頭,還不忘打打鬧鬧。這次參選的團隊主要由來自香港背景的成員組成,不過也得到了其他英國的華人社團,如“British-China Project”和“歐洲華人參政計劃”等的大力支持。畢竟,如張敬龍的宣傳口號所說,這是百余年來華人第一次發出自己的呼聲。
華人參政
就英國來說,華人參政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事情。華人政治家有如第一位華人上議院成員,已故的曾秋坤勛爵(Michael Chew Koon Chan, Baron Chan)和第一位華人北愛議會議員盧曼華女士(Anna Manwah Lo)。還有華人的市長和華人的保守黨團隊等。雖然暫時還不能和北美華人取得的成績相比,不過相比于二戰以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就張敬龍參加的歐洲議會選舉來說,還是歷史第一次。
一個19歲,剛剛高中畢業的青年,還沒有進入大學,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政黨背景,要擊敗無數政治老手和選舉專家成為代表英國的歐洲議會成員,這一切看起來就如同天方夜譚一般。即使如日劇《Change》中的朝倉啟太老師,也是有政治家族的背景。許多人,包括一些出席晚上活動的華人,也表達了自己的疑問。有人認為,“也許張敬龍需要一個更加明確的綱領和更有力的主張”,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女士這樣表示。
不過我想,對于一個“過于”年輕的獨立候選人來說,目前的口號和綱領,即“關注社區建設和減少經濟浪費”,也許是比較好的選擇,畢竟,你不能去許諾你做不到或者不適合做的事情,畢竟,對于一個19歲且沒有強勢政治背景的年輕人,關注基層事物,是一個正常選擇。
多種背景
在香港出身的張敬龍,11歲來到英國。因為母親的原因,還可以說菲律賓語,多文化的背景無疑是他的主要優勢,在選舉的過程中他也多次前往菲律賓人社區拉票,在這個19歲的高中畢業生后面,有四種語言(國語,粵語,英語和菲律賓語),也有四種文化(中國,港澳和南洋華人,英國和菲律賓)。正如晚上來的客人那樣,有香港人,南洋華人,臺灣人。既有英國本地人,也有說一口標準北方音普通話的中新社記者。
張敬龍團隊的義工,來自倫敦國際廣播電臺華人節目的一位女士表示,“英國有超過25萬華人,只要能抓中當中的七成,獲得倫敦區八個席位中的一個是有希望的”,這也是張敬龍的團隊的目標。但是問題在于,這25萬華人中,可能只有不到五成人擁有投票權,而有投票權的人,很多又不關心政治,事實上很多人在英國幾十年了,即沒有參加過投票,也不知道如何投票。這點從我尋找張敬龍辦公室的過程也可以看出來,我在街上問了好幾家餐館的人員,都不知道張敬龍的辦公室在哪里。事實,對于選舉團隊的大部分人甚至張敬龍本人來說,這次選舉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創造歷史
11點多了,我接到張敬龍的助手胡沛成先生的電話,他表示,結果要很晚才能出來,我們可以回去了,從目前的情況來說,落后太多,已經基本無可能當選成功。對于失敗,張敬龍是有心理準備的,他之前就告訴我們,“這不會是他最后一次參加類似活動”。是的,到場的每個人都表示,重要的是,華人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當晚的結果最終揭曉。張敬龍雖然落敗,但是結果還是令人欣慰的,他的4,918票(占倫敦區全部得票數的0.3%)的票數在五個獨立候選人中排第二(另外四人也全部落敗),甚至超過了一些小黨的候選人。
19歲,對很多中國同齡人來說,還是在為搞清楚高考政治中的各種晦澀名詞而煩惱的年齡。張敬龍已經創造了歷史,“第一個華人歐洲議會成員候選人,也是史上最年輕的一位”。(張子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