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5日電 (王海波)清明節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獨特的文化禮俗,是全球華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每逢此節,情思倍濃,身在海外的華人感觸尤深。但因海外華人與駐在國之間文化屬性的不同,清明節的節日文化和習俗一直難獲當地社會的認同。然而,隨著海外華人的不斷努力與融入,華人祭祖的風俗也逐漸地感染著當地的民眾,今年的清明節在海外社會就顯得尤為突出。
美部分城市允許自家后院燒紙祭拜
愈來愈多華人清明期間選擇在自家后院燒紙錢祭拜祖先。美國蒙市、阿罕布拉等熟知華人習俗的城市在今年網開一面,推出“較為人性”的政策,只要事先領取許可證,在自家后院燒紙錢都不予追究。
加州執照消防安全工程師卓建發表示,各個城市對在自家后院焚燒的規定不同,比如阿罕布拉和蒙市等華裔聚居城市,民眾只要事先向當地消防部門領取公開焚燒許可證,就可以合法在自家燒紙錢祭祖。許可證免費。
不過卓建發表示,民眾在領取許可證時,通常會被告知燃燒安全規則,比如不能離房屋太近,遠離干草和木材等易燃物品,燃燒時需有成人在場,并應在附近放置滅火器或水管。對于部分民眾在自家壁爐中焚紙祭祖,卓建發表示,壁爐因有煙囪,通常比較安全。但如果大量物質在壁爐焚燒,仍會造成房屋空氣流通問題。
日本:清明掃墓基本都由老華僑來做
4月5日清明節,日本東京恰遇到這種紛飛的細雨。“日本人一般是在春分的時候掃墓,然后在夏季盂蘭節的時候還會去掃墓。我們在日本的新華僑華人就無法這樣做了。”在日本公司就職的新華僑王曉藝這樣對記者說。
到日本已經22年的王曉藝心存遺憾,因為祖母、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都沒有能夠回國做最后的訣別。“這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因為我是祖母帶大的,父親是最喜歡我的。”這樣,每年到了清明節的日子,王曉藝都會在自己居住房間里面擺放上祖母、父親的遺照,然后在上班之前奉上鮮花、點燃線香,再把自己親自做的便當盒飯擺上。王曉藝眼圈紅紅地說:“我就是這樣每年在異國他鄉度過清明節的。”
新華僑家庭主婦陳茜茜告訴記者:“日本百貨商場里面賣模型的地方,有賣微型墓地模型的。我特意買了3個,自己組裝出來,然后把這些年去世的3位親人的照片鑲嵌在里面。平常的日子,我把這些墓地模型就放在書柜里面,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我就把它們拿出來擺在桌面上,搞一個小小的祭祀儀式。”
來自中國廣東的橫濱老華僑李南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的時候介紹說:“現在,一些老華僑還保持著清明節去上墳的習俗。但是,由于老華僑的子女90%都已經加入了日本國籍,他們在清明節這一天也還要去上班,所以清明掃墓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老華僑自己來做。”
美華人洋配偶受文化感染參與掃墓
每年清明節前后的周六和周日,都是美國舊金山華僑華人慎終追遠、祭奠逝者和祖先的重要日子。4月3日,在舊金山地區具有典型東方色彩的六山陵園入口處,車隊排成了一條長龍。舉目望去,漫山遍陵都是前來祭拜的人群。
祭拜的人流中不乏碧眼金發者。細問之下,原來都是華僑華人的女婿或媳婦,他們因受中國清明文化的感染,也樂于前來掃墓。
掃墓者不少是祖孫幾代同行,拄著拐杖的祖父母領著兒孫在墓前細說家族史。許多在美國出生的華裔,通過在清明節舉家祭祖、上香的活動,加深了對祖籍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一些華僑華人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的子女常把清明節當天的所見所聞寫進作文中,并將清明祭拜的故事與同學分享。
印尼華人:清明祭祖代代傳承
生活在印尼的華人一直延續著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百善孝為先”,在華人社會的價值觀里,“孝”排在首位,掃墓祭祖就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清明節前一個星期,印尼華人就開始買紙錢、蠟燭、花籃以及現代祭品如“金條”、“手機”等。去外地掃墓的人早早就預訂了機票和船票。印尼華人表示,清明節很有意義,這期間不僅掃墓拜祭先人,緬懷先人的功德,也是兄弟姐妹團聚的日子。清明節習俗應該代代傳承,尤其是現代社會更應該發揚孝道。
前些年,華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從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親會所宗祠,宗親們便聚集在會所祭拜祖先。宗親們通常是祭祖后共進午餐,敦睦宗誼。有的還利用這個機會向學習優秀的宗親子弟頒發獎學金,體現了華人慎終追遠,緬懷先人功德,勉勵后輩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的傳統美德。一些地方在清明節期間,舉辦師生校友聯歡會,加深彼此情誼。更多的華人是舉家前往墓地給先人掃墓,或到寺廟進香祈福。(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