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一代巨星鄧麗君逝世15周年前夕,海峽兩岸、香港、日本等藝文界知名人士聚首臺北,以連辦4場紀念研討會方式憶談、緬懷鄧麗君。圖為臺北君悅大飯店現場,一側懸掛鄧麗君的大幅照片,伊人音容宛在、楚楚動人。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中新網5月8日電 今年5月8日是知名藝人鄧麗君逝世15周年,臺灣《聯合晚報》8日刊出社論說,鄧麗君歌聲當年成就了風靡大陸幾億人民的撫慰效果。鄧麗君縱然終生未到訪過大陸,但早已贏得“十億個掌聲”。文化的力量畢竟勝過政治,人心渴求撫慰也是世間最基本的安定需求。
文章摘編如下:
鄧麗君這個名字對整體華人社會來說,既是大家共通的一種美妙的聽覺經驗,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韶光荏苒,鄧麗君已離世15個年頭,今天再逢她的忌辰,很多人唏噓輕嘆,但更值得探尋的是,何以一名歌手能形成一種文化現象,且以“小鄧”(相對于“老鄧”)的稱呼代表著某種時代意涵。
單就流行音樂的意義來說,鄧麗君當然具有他人難以超越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她的聲音跟她所處的時代形成一種既是對比又有互補作用的對照。兩岸當年隔海軍事對峙,戰爭陰影亦步亦趨,社會氣氛可謂苦悶與嚴酷。當其時,出現了鄧麗君婉約溫柔的嗓音,竄入市小民渴望慰藉的胸臆,成為很多人消解煩憂或愁思的寄托。簡單地說,在鋼鐵的時代,需要的就是似水的柔情。
鄧麗君在大陸當時的歌聲,成就了風靡幾億人民的撫慰效果,大陸上甚至出現“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之說。鄧麗君縱然終生未到訪過大陸,但早已贏得“十億個掌聲”,她在臺灣的墓園也成為很多陸客觀光的指定造訪之地。這個現象本身就有深刻的含意。
有人說,如果少了鄧麗君,冷戰年代那幾十年嚴酷的歲月將更加冷清。當初鄧麗君以歌聲便能穿透“鐵幕”,而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則開啟了大陸今日的經濟榮景。如今老鄧、小鄧俱往矣,但他們留下了些東西,牽連人們對當初時代的記憶。文化的力量畢竟勝過政治,人心渴求撫慰也是世間最基本的安定需求。各地的華人社會如今各有不同的政經局面和內部問題,但交流起來“通行無阻”的還是以商品經濟和流行文化為主,這是自鄧麗君年代開始就印證過的道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