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0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0日刊出社論說,在施明德的“詛咒”下,當年的“美麗島運動”形同是一個被出賣、背叛的運動。民進黨不該輕忽面對施明德的指控,難道他們希望,后人看待這段歷史時,當成是抓耙子、投機客的歷史嗎!
文章摘編如下:
歷史的進程有時和臺風路徑一樣詭譎!“美麗島大審”二十周年時,由“美麗島”辯護律師及當事人組成的“陳呂配”,不但當選正副“總統”,而且完成首次政黨輪替;但是,十年后的今天,也就是“美麗島大審”三十年紀念日,施明德卻回到現場指控,“美麗島辯護律師都可能是特務”。在施明德的“詛咒”下,當年的“美麗島運動”形同是一個被出賣、背叛的運動。
作為“美麗島事件”要角,施明德指控的對象,不但是當年一同經歷“美麗島大審”的伙伴,更是后來民進黨中一起奮斗也互斗的同志;因此,有個人層次的背叛、運動層次的背叛甚而良心層面的背叛。人性與權力交織之下,不過才三十年,這樁公案已深陷于歷史迷霧中。
施明德回到源頭,親手毀掉“美麗島運動”的光環,因為,如果“美麗島大審”的辯護律師,都是島內情治單位派來臥底的、都有線民的嫌疑,則“美麗島運動”在誕生不久,就遭到背叛,這是個一開始就被出賣的運動。
確實,在民進黨2000年終于達到“執政”目標前,施明德就與民進黨權力人物格格不入;當時的民進黨各派系團結一致支持陳水扁,這是因為律師群一開始就篡奪、主導了黨外及民進黨嗎?但更有可能的是,臺灣進入后政治轉型的庸俗年代,不需要一個善長智謀的領導人,選民喜愛的是政治明星,民進黨要員當時選擇陳水扁,不過是為了勝選的策略考量。
所謂的“出賣”,更嚴重的是指涉背叛運動“理想”。“美麗島大審”三十年后,當年“正義凜然”的少年律師陳水扁,因為涉及貪瀆案而身系囹圄;“捍衛人權”的謝長廷則身陷“線民”風暴。政黨再輪替二年后的今天,民進黨仍無法為八年“執政”找出任何明確的改革意義。
某種程度而言,部分“美麗島”辯護律師,在后來從政歷程中,違背了當年的“理想”。任何運動者只要涉足權力場域,腐化幾乎是必然的命運。“美麗島事件”的“英雄們”,又何能免俗!我們有后見之明的優勢,但未必能倒果為因,解讀這是“美麗島運動”一開始就被出賣的證據。
只是,排除這些權力腐化、政治恩怨之后,“美麗島”辯護律師群中,是否曾有線民、還是“抓耙子”,施明德強烈要求歷史真相,仍有重要的意義。他們并不是要在“合理的懷疑”是特務下、自證己罪,相反他們可以采取更積極行動來還原當年的歷史;這包括公布當年律師團的組成及運作過程,或更積極地進行口述歷史。畢竟,2003年時,“執政”的民進黨雖曾舉辦“美麗島事件”檔案展,但是當時在擁扁的考量下,這是歷史現場折射過后的展示,“美麗島光環”全部聚焦在扁身上,其他的當事人都只是過場,連當時的“副總統”呂秀蓮,都在毫無心理準備下,被草率地曝出當年寫悔過書的痛苦往事。這樣的公布未必反映歷史真相。
而身陷“抓耙子”風暴的謝長廷,當然要采取更積極的舉動。謝長廷已要求“政府”公布完整的資料,只是,他當年和“調查局”的互動,到底是虛與委蛇、英勇斗智,還是妥協背叛,謝長廷和前“調查局副局長”高明輝各執一詞,在毫無其它佐證的狀況下,將來可能難免要采取測謊途徑。
“誰是受害人!”謝長廷曾經如此回應施明德的指控,確實,由于臺灣民眾透過選舉,迅速還給“美麗島運動”參與者公道,因此,許多當年的受害者,某種程度已是受益者;相反的,整段歷史卻可能成為受害者,民進黨不該輕忽面對施明德的指控,難道他們希望,后人看待這段歷史時,當成是抓耙子、投機客的歷史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