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聯合早報:中國崛起最大挑戰或來自現有成功
        2010年04月15日 13: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4月1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刊出署名文章說,按傳統國際關系理論,制約崛起中大國的最大因素,往往來自現有國際體系的霸權國及其盟友。但如果從現有全球化新時代背景去看中國崛起,會發現所面臨最大挑戰,可能來自自身的急速發展所產生的資源短缺與環境壓力。換句話說,中國發展現有的成功,可能正是未來其所面臨最大挑戰的源頭所在。

          文章摘編如下:

          最近國際油價重上85美元高位和傳統國際鐵礦石定價體系的推倒重來,都在不斷地提醒人們,資源短缺很可能是長期制約中國崛起的關鍵性因素。按照傳統國際關系理論,制約崛起中大國的最大因素,往往來自現有國際體系中的霸權國及其盟友。

          但如果我們從現有全球化的新時代背景下去看待中國的崛起過程,會發現其他地緣政治對手甚至體系中支配性強國,并未給這一進程帶來最大的制約和阻礙作用。相反,崛起中的中國當前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正來自自身的急速發展所產生的資源短缺與環境壓力。換句話說,中國發展現有的成功,可能正是未來其所面臨最大挑戰的源頭所在。

          中國崛起緣于積極融入全球化

          現在討論中國崛起是一個熱門話題,但人們更多關注這一進程對世界的影響,較少探究中國為什么能夠崛起,以及為什么大多數觀察家沒能準確預測到中國崛起的速度與力度。

          這里面當然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是引發中國崛起的兩個重要變量,其實就是冷戰結束后不斷加快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以及中國的積極主動融入策略。在東亞人眼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并不奇怪,只不過基本遵循了日本和四小龍的出口導向、政府干預和高儲蓄、高投資的發展模式而已。

          但與東亞諸強當年崛起不同的是,中國發展所處的新環境,是后冷戰時期日益形成的全球性市場(東亞諸強當年面臨的國際市場或多或少被冷戰所割裂),而其自身的龐大人口基數和遼闊的疆土,也決定了其在全球化進程中擁有更大的規模優勢。

          或者說,中國可能是經濟全球化的寵兒。回望過去二十年,可以清晰地發現,中國是如何迅速地從一個商品短缺型的經濟,變成一個巨大的世界工廠。如今幾乎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輕松地發現中國制造的鞋帽、衣服、玩具和電器,有人甚至預測未來多數的汽車和商用飛機,也可能在中國生產、裝配。

          融入全球化加大資源與環境壓力

          凡事“興一利,必生一弊”,中國在從全球化進程中不斷獲得經濟型收益的同時,也在忍受全球化所帶來的諸多負面效應。

          經濟全球化由于更為強調消費主義,并要求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壓低成本的競爭和鼓勵規模的最大化,必然帶來世界范圍內的產能過剩、局部地區的環境和勞工權益惡化,以及各種不可再生資源的巨大消耗。

          關于經濟全球化和與之相關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盛行,所可能帶來的環境、資源、社會和文化上的巨大成本,早有許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團體進行討論,但這些聲音一直未成為輿論主流。但當以中國為首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市場,積極融入全球化進程并加快崛起的時候,全球化所帶來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將迅速凸顯。

          中國一國所擁有的人口超過美、日和歐盟的總和,而“金磚四國”的人口約占全球人口數的一半。當這些國家在產能與消費上不斷趕上發達國家,目前現有的資源儲備能夠維持多久,非常值得懷疑。2008年,全世界消耗了23億噸鐵礦石,中國消費了大約一半,而全球鐵礦石的儲量僅有1600億噸,據估算,鐵礦石儲量僅夠用70年,而世界原油儲量只僅夠維持40年,銅礦儲量可維持30年,鋁礦儲量可維持22年。

          全球化不僅意味著生產的全球化,也必然帶來消費方式的全球化。全球性不可再生資源的短缺和價格的暴漲,將會給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中國既有成功模式能否在未來持續,將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技術革新能否趕上崛起速度成關鍵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技術革新能夠改變全球化背景下資源日益短缺的狀況,而這一點在過去也部分被事實證明。但現在的問題是,新興經濟體的人口基數過大,崛起速度過快,技術進步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趕上這一進度。

          5年前,中國汽車產量還沒能進入世界前三,而在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不僅成為世界第一,而且剛好超過日本和美國的產量總和。

          最近,奧巴馬不顧眾多反對,打破長達20年的沿海石油勘探禁令,允許在美國沿海鉆探石油,這其實也可看作是資源短缺形勢下的無奈之舉。

          當越來越多的新興經濟體,通過全球化實現經濟騰飛并效仿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世界還有多少資源可供消費呢?(陳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 海外華文報摘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