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2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刊出署名文章《處理臺灣問題要有信心、耐心和愛心》。文章說,中國人經營兩岸關系到了精耕細作時候,未來需要兩岸各界奉獻更多信心、耐心和愛心,展現更多誠意、善意和創意。大陸對臺政策最為重要也最具挑戰的內容,就是寄希望于臺灣人民。兩岸實現了“三通”,而心靈溝通(可視為“四通”)還在起步階段,需更多時間和耐心。
文章摘編如下:
兩岸關系不進則退
這段時間,一些海外華文媒體刊載不少評論,討論對臺政策。海峽兩岸尚未統一,是中國人最大的傷悲。過去十多年里,“臺獨”的喧囂讓臺海風高浪急,兩岸人民倍受其害,國際社會也深為困擾。而今兩岸關系出現令人歡欣鼓舞的大變局,這與臺灣“政權”更迭有關,但更重要的是,過去幾十年里人為阻礙,使兩岸關系積蓄了破冰的巨大能量,這種能量壓抑越久迸發越強。
兩岸主政者體察人心,以“和平發展”為最大公約數,求同化異,共推兩岸關系進入和平發展新時代。“大勢”當然重要,“順勢”和“謀勢”的政策亦極可貴。
過去兩年,大陸做了很多推動兩岸關系的實事,臺灣方面也做了不少,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推動兩岸雙向直航,公開反對“臺獨”,回歸并維護“九二共識”,支持兩岸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國民黨和馬英九頂住壓力、盡了心力,當然距大陸民眾的期望肯定還有距離。
兩年來兩岸互動頻繁,兩岸人民總體肯定和支持這些進展,臺灣民眾也將兩岸關系視為當局的施政亮點。在兩岸的交往合作中,在某些領域會有主動和被動、多付出和少付出的差異,但綜合平衡下來,應是互利雙贏。何況兩岸之間很多事情,不能用現階段的利害得失去衡量。
兩岸關系大為改善,但客觀而言幾十年的堅冰不可能在幾年里消融。“臺獨”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臺灣島內和國際上都有一些人不希望看到兩岸關系改善,想方設法摻砂子、造亂子。所以,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會有問題需要克服,或者說不進則退。大家來不得半點松懈,不允許有絲毫遲疑,只能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前行。
爭取人心至關重要
臺灣島內一些老百姓對統一有疑慮,對大陸有誤解和情緒,這有因可尋。分離狀態延續越久,認同難度越大,統一的挑戰越多,這也是規律。十多年來,“臺獨”滲入到臺灣島內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之中,搞亂了人們的思想,清洗遺毒任重道遠。 “本土化”也帶來不少問題,加上選舉政治和黨派爭斗的需要,一些人對統一噤聲。
這些問題必須正視和警覺,但其背景和形式各異,不能以臺灣民意變“綠”籠而統之。“臺灣意識”也不好說就是“臺獨”意識。且不說民調的可靠性,就是依據現有民調,也不能得出主流民意趨向“臺獨”的結論。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親近感明顯上升,希望兩岸關系發展的是大多數。如果在一種平和的輿論環境中,臺灣民眾能感受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好處,能理性評估和平統一的得失,那么民意所向將不言而喻。
大陸對臺政策中最為重要也最具挑戰的一項內容,就是寄希望于臺灣人民。兩岸實現了“三通”,而心靈溝通(可視為“四通”)還在起步階段,需要更多時間和耐心。人心都是肉長的,只有投入不夠的心力,沒有化解不了的心結。
兩岸民眾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一些隔閡和分歧,但不能否認大家是兄弟手足。道聲“兄弟”不是什么溫情主義,而是基于事實、發自內心。兩岸可以說是生意伙伴,但兄弟之誼和同胞之愛是第一位的。兩岸之間有博弈,但更重大的博弈應是兩岸攜手“化獨促統”,迎戰可能影響兩岸和解與民族復興的內外挑戰。如果非要用“博”,那兩岸最大的“博”應該是“博感情”。
事實上,也只有讓臺灣民眾特別是基層民眾,從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中得到實惠,只有讓兩岸經濟交融實現正常化進而走向制度化,現行兩岸政策才更具持久性,才不會因人而異、隨風搖擺。
臺灣每天都在上演令人眼花繚亂的“政治秀”,政客今天說這、明天說那,這就是臺灣的現實,沒必要處處在意、事事反應,看大局,看長遠,看主流,自然更有信心。需要多傾聽來自民間的聲音,多做耐心細致的溝通解釋工作,努力把好事辦好;也不能受制于民粹主義和懷疑主義,需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的航向,不斷為和平發展之舟添柴加油。
事實證明,大陸看重的是臺灣的政治力量是否奉行有利于兩岸民眾根本利益的政策,是否堅持兩岸交流合作的方向。大陸有自己的底線和策略,誰也無法“吃定”大陸。如果民進黨改弦更張,放棄虛幻的“臺獨”教義,不搞“臺獨”活動,那么大陸也不會不與之正面接觸。如果說國共都能“相逢一笑泯恩仇”,那么沒有歷史糾葛的共產黨和民進黨又為什么不能在“九二共識”的大框架下共商國是呢?關鍵是看民進黨如何自省和作為。
中國人種地講究精耕細作,經營兩岸關系其實也到了精耕細作的時候。和平發展的種子已經發芽,未來需要兩岸各界人士的精心呵護,需要奉獻更多的信心、耐心和愛心,展現更多的誠意、善意和創意。(余舒揚 北京學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