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日電 香港《文匯報》2日刊出署名文章說,觀察家認為,解放軍快速參加抗旱救災,除了中國素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掌軍文化外,還集中體現解放軍獨有的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展示新時期新階段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能力,具有新的特點和進步。
文章摘編如下:
據《解放軍報》報道,截止3月底,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出動三萬余名官兵,投身云南、貴州、廣西等大旱災區的抗旱救災,運水送水4萬噸,打掘水井1500多口,初步解決了災民的飲水困難;完成軍機人工增雨20架次,作業面積達20余萬平方公里,有效地緩解了部分旱區的旱情。部隊對災情的快速反應,受到了廣大災民的歡迎和境內外媒體的關注。
北京軍事觀察家認為,解放軍快速參加抗旱救災,除了中國素有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掌軍文化外,還集中體現了解放軍獨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彰顯了愛民、為民、助民的政治本色,展示了新時期新階段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能力,具有新的特點和進步。
一是馳援災區,全軍救災“一盤棋”。成都、廣州戰區所轄的西南地區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后,軍委主席胡錦濤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當地駐軍一定要想人民群眾之所想,幫人民群眾之所需,解人民群眾之所難,密切配合地方黨委和政府,積極投身抗旱救災斗爭,為打贏這場硬仗做出更大貢獻。
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堅決貫徹落實胡錦濤主席重要指示,全力支持地方打贏抗旱救災這場硬仗。
成都軍區成立了抗旱工作領導小組,軍區首長親自掛帥指揮,參加抗旱救災的部隊立即成立了應急抗旱突擊隊和送水小分隊,迅速開往災區展開救援行動,解決了20余萬人的吃水問題。
廣州軍區徐粉林司令在第一時間深入災區一線指揮,張陽政委連夜給廣西黨政負責人打電話,表示要人給人、要物給物,全力支持抗旱救災工作。
與此同時,南京軍區啟動緊急發放預案,向廣西災區快速輸送軍用水囊,緩解山區群眾飲水困難;北京軍區派出被譽為“草原水神”的給水工程團,24小時內完成了部隊和裝備集結,48小時內完成了鐵路輸送裝載,緊急開赴云南、廣西等災區,為當地人民找水打井。
觀察家指出,在“滴水貴如油,天天為水愁”的災區,救災就是救命,保水就是保命,正是解放軍充分發揮軍令暢通、組織嚴密、行動快速的優勢,在第一時間緩解了民眾的“燃眉之急”,再次彰顯了解放軍愛人民的真情和本色。
二是發揮優勢,技術救災“一條龍”。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許其亮和政委鄧昌友,專門對發揮空軍軍種技術優勢支持西南地區抗旱救災提出明確要求,并與空軍相關部門一起研究確定飛機使用、技術保障等環節。
為應對災區人工增雨需求可能出現的急劇增加,空軍在已派出多架運輸機抗旱救災的基礎上,又增調14架運輸機緊急加裝人工增雨播撒平臺,隨時投入抗旱救災。成都空軍機組已在云南、貴州成功完成增雨飛行20多架次,作業區普降小雨,受影響區域過程雨量增加近二成,為緩解旱情發揮了特殊作用。
三是苦干快干,突擊任務“一條心”。由于連續干旱,廣西那坡縣遇到了嚴重“水荒”,縣城居民面臨斷水危險。武警百色支隊官兵領受鋪設應急輸水管道緊急任務后,開展了“比誰更能吃苦,比誰行動更快,比誰貢獻更多”的“三比”競賽活動,晝夜施工,終于使計劃七天的鋪設任務提前兩天完成,縣城居民自發地為部隊送來感謝信。
觀察家認為,對于救災類突擊任務,解放軍善于發揚意志統一、官兵同心和勇于打硬仗的軍團精神,既能迅速為民眾排憂解難,又能高標準踐行軍隊宗旨,對社會和民眾來說都是福音。(妮爾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