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刊文說,中國國資委18日高調宣布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業,通過規范央企涉足房地產行為,回應輿論。有關學者指出,讓78家央企退出房產市場不難,但要革除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靠賣地生存的“土地財政依賴癥”就難了。
文章摘編如下:
面對輿論對央企(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企業)爭當“地王”的強烈指責,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昨天(18日)宣布,除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外,其它78家央企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后,須退出房地產業務。
國資委新聞發言人杜淵泉在記者會上表示,有房地產主業的中央企業要帶頭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處于調整階段的中央企業下屬控股或參股的房地產公司,要加快調整步伐,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后有序退出。
“兩會”對高房價的聲討剛剛結束,以央企為龍頭的國有企業就在北京大手筆競拍土地,爭當“地王”,推動當地房價繼續瘋長,引發包括官方媒體在內的各路輿論的強烈不滿。一時間,抨擊央企的文章充斥各大網站,因行業壟斷而早已名聲不佳的“共和國長子”(大型國企)猶如過街老鼠,陷入千夫所指的尷尬境地。
輿論指拍賣土地的地方政府和積極競拍的央企,實際上是在聯手哄抬地價、大發橫財,讓普通百姓離住房越來越遠,加劇社會不公。
高層顯然感受到輿論呼聲。國資委昨天高調宣布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業,通過規范央企涉足房地產行為,回應輿論。
杜淵泉強調,中央企業是國有經濟的骨干和中堅,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著重要責任。中央企業將繼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宏觀調控的政策,堅持突出主業、深化改革、優化結構、強化管理、增強活力,努力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自2003年以來,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進行大幅度調整重組,先后確認和公布了16家以房地產作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三級以上房地產子企業戶數由原來的728戶減少到目前的373戶。
但也有輿論指出,北京等大城市房價瘋長的主因是漲價預期過于旺盛,“央企退出商品房市場”雖有可能控制“地王”的過快刷新,但并不意味著民企房地產商就不能制造“新地王”,更不意味著房價就不會過快上漲。
北京有關學者對本報指出,讓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并不難,但要革除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靠賣地生存的“土地財政依賴癥”就難了。
事實上,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背后,都是一些地方政府明里暗里推波助瀾的結果。
他認為,這也不能全怪地方政府,因為過去10多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長緩慢,而在教育、醫療、社保、維穩等方面的支出卻不減反增。如果不靠賣地賺錢,一些地方連發工資都很困難。這種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的不平衡,是“土地財政依賴”重要原因。(于澤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