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刊出署名文章說,中國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共識的重新凝聚是前進的重要一步。在金融危機后的第一次“兩會”,一些變化不僅限于姿態與氣象,還包括具體做法。政府的政策宣示以及各方相應掀起的討論與回應,這本身就體現了中國社會與政治體制改革重新蓄積能力,改革氛圍重新建構的過程。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的第一次全國“兩會”,14日落下了帷幕。本屆的主題是鮮明的:即在后危機時代中國要如何轉變增長方式,改變原本對出口的過度依賴,開展一種內需與出口較均衡的發展模式。
轉變增長方式的課題在中國其實談了十幾年,然而金融危機的后續影響以及國內經濟仍面對著的重重不確定因素,使原增長方式的不可持續性以更迫切的態勢逼視中國。此時,制約轉換增長方式的一系列瓶頸問題得到了系統性的論述,民生與經濟的關聯被正式確認,經濟體制改革的不足受到更充分的認識,社會體制改革議程隱然浮現。
因而,勞動者報酬、房價、公共服務、城鄉二元、國企角色與高管的高工資、中小企業發展、政府轉型、權力監督等具體問題都成為本次“兩會”上的熱議話題。而且社會輿論與發言的委員與代表,基本都有相當高的共識。
政府的目標即使只是政策性的宣誓,其意義也是不可忽視的。一些在本次“兩會”中呈現的變化不僅限于姿態與氣象,還包括具體做法。一些地方政府與官員,可能在輿論推動或者說民意壓力下做出表率性決策。
也許做出具體表現的只是少部分官員與人大代表,而且承諾在轉化成行動落實時很可能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礙,然而政府的政策宣示以及各方相應掀起的討論與回應,這本身就體現了中國社會與政治體制改革重新蓄積能力,改革氛圍重新建構的過程。
政協以更獨立的態勢扮演自己參政議政的角色,社會大眾與輿論界監督與批評政府的熱情日益高漲,這是大勢所趨,不會為個別官員的意志所轉移。尤其在當前改革再次明確了以改善民生事業為依歸時,改革議程有望得到更大的社會支持。
中國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共識的重新凝聚卻是前進的重要一步。何況,中國需要這些改革。(韓詠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