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4日電 香港《文匯報》4日刊文《收入差距大 分配制度釀調整》。文章說,進入2010年,中央首次將“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作為促進經濟轉型的一項關鍵任務,收入分配領域的大調整或已迫在眉睫,兩會代表委員為此獻策。
文章摘編如下:
進入2010年,中央首次將“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作為促進經濟轉型的一項關鍵任務,收入分配領域的大調整或已迫在眉睫,這項與每個人利益休戚相關的改革自然是本次兩會上最受矚目的焦點話題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遞交提案建議,為擴大消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國應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使城鄉人均收入在“十二五”翻一番,年均增長不低于15%;還有多位委員提出調高個稅起征點、降低企業負擔等一攬子措施力推收入改革。
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勞動者收入份額偏低,一直是中國擴大內需的瓶頸制約,也是造成近年來諸多社會問題的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勞動者工資收入只占GDP的11%左右。而在上世紀80年代,勞動者工資收入占GDP的17%左右。也就是說,20年來,工資收入占GDP的比例下降了近5個百分點。按照目前中國GDP總計30多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降低5個百分點,意味著減少1.5萬億元收入。
遲福林指出,中國收入分配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城鄉收入差距太大;二是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差距太大;三是行業之間收入差距太大;四是公務員和國有企業內部的收入差距也相當大。
此前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城市居民收入是農民的3.4倍左右,如計入社會保障差距,城鄉收入差距會高達5至6倍,這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同時,從世界經濟史上看,收入分配從平均主義到差距懸殊,速度和時間也是最快的。
為改變當前收入比重過低、收入差距過大的居民,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遲福林建議實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未來5年間,使城鄉人均收入年均增長率不低于15%。“用5年的時間,使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比從約60%提高到70%左右,勞動報酬占GDP比重從2007年的39.7%提高到50%左右。”
對于提高勞動者報酬,遲福林提出兩項針對性的建議:一是實施工資集體談判制度和工資定期增長制度。二是推行“職工持股計劃”,使職工真正享受到企業增值紅利。此外,壟斷是造成國民收入分配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盡快建立起規范化的收租分紅制度,提高國有企業上繳租金、稅的比重。
全國政協委員、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提交的《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拉動內需》的提案,提出增加居民收入四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改善工資政策,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對低收入人群和農民進行直接補貼,第二步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2000元到5000元。第三步,減輕企業的稅負,讓企業增加員工收入,加大科研投入與技術改造力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第四步,通過多種手段刺激消費。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正在起草有關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本次兩會代表委員的熱議亦將成為政府決策的參考。
溫家寶總理此前提出今年改革國民收入分配的三個要點:一是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加大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對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給予更多關愛,保障好他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權益,繼續抓好扶貧工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