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日前刊出社論說,中國城市化進展,將成為今后中國經濟促成長、調結構的關鍵社會性指標。進一步言,城市化也是解決中國城鄉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的有效手段。中國城市化趨勢已蓄積足夠動能,而問題復雜程度也可能超越過去經驗,如何吸取外國經驗啟示多作參考,應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文章摘編如下:
根據中國社科院去年底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10年中國社會形態分析與預測》,預期中國城市化比率將由現在的46%增至48%,并可望于2012年至2013年間,突破50%的臨界值,而于2015年達到53%左右。中國城市化的進展,將成為今后中國經濟“促成長”、“調結構”的關鍵社會性指標。
城市化指標系指城鎮常住人口占全體人口的比率。目前的46%即指城鎮人口僅占46%,遠低于已開發國家平均85%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5%的水平。顯示中國城市化還有很大的空間,也代表中國正進入城市化進程中的中期加速階段。
城市化的進程必將帶來消費推動的巨大作用,透過住宅與汽車這兩項最重要的耐久性消費需求,將成為國家總需求的主要支撐力量,也才有可能逐漸擺脫對外貿易需求的依賴,而把內需拉拔起來,因此是“調結構”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國還有將近2億的農民工,在都市賺到錢后,每年都要寄錢回農村,這固然可以解決農村溫飽的問題,但卻也是國內消費需求無法大力成長的制約因素。
如果城市化比率每增加1%,將會有1000多萬人進入城鎮居住和生活,推動最終消費增長約1.6個百分點。今年若能使城市化比率增加二個百分點,則將增加消費3.2個百分點。其對促進成長的貢獻頗為可觀,以總成長率計,比重將超過三分之一。
進一步言,城市化也是解決中國城鄉差距、所得分配不均的有效手段。所得分配的平均化需要依賴“中產階層”的興起,一般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中產階級比重可達80%左右,但中國城市居民家庭僅占15%左右。
臺灣地區過去經由勞力密集加工出口產業的發展,使勞工家庭增加,也培養了中產階級的興起,這是臺灣過去能夠在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兼顧下發展的一個重要理由。
歷經此次金融海嘯,中國已體會到以國內市場規模之大,勢必無法持續依賴出口市場作為其長期成長的引擎,必須以國內需求作為新的成長來源,而且還要以國內消費需求為主。國內消費的提高又必須以城市化作為基礎。因此,藍皮書也指出,城市化比率的提高將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
中國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更進一步指,中國政府還定下到2020年中國城市化比率會達到55%,2050年爭取到65%。這也就是未來40年還有另外20%的城市化目標要完成,以此推算將還有3億農村人口要轉為城市人口。這么龐大的農村人口轉型到城鎮將帶來的新城鎮開發、房地產及其所將扮演火車頭產業產生的帶動效果,將十分可觀,也將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亮點。
面對城市化所將產生的經濟成長連鎖效應,中國政府面臨的課題與挑戰也非常艱難。除了土地資源由農村到城鎮,所將產生的糧食自足、供水供電與供熱的要求、道路交通的供應,乃至城鎮發展所需的文化、教育新增的龐大需求、商品的物流和配送,以及城鎮的行政管理、地方租稅收入與預算的新規范。
除此之外,家庭和個人在城市化過程中資源分配的機制設計,以便使城市化成為培養中產階級而非使社會M型化的觸媒,都在考驗政府管理階層的政策設計與政策落實能力。
總之,中國城市化的趨勢已蓄積足夠的動能,確定成為未來30至40年中國經濟成長的新支點。但問題的復雜程度也可能超越過去的經驗,因此,如何吸取外國走過的經驗啟示,多作借鏡參考,應該是城市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