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4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4日刊出署名文章說,對于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民眾溝通工作,臺當局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積極搜集信息、未雨綢繆、預作規劃,表現已有周全準備的誠意,才能降低民眾與相關產業的疑慮與反對阻力。ECFA的宣導溝通,可以做得更細膩。
文章摘編如下:
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臺灣地區融入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關鍵。對馬當局而言,ECFA的臺灣內部溝通是一項重大挑戰。
要爭取民眾的支持,降低疑慮,就要先了解民眾的疑慮是什么?在《無米樂》紀錄片中,昆濱伯和鄰居都談到加入WTO開放稻米進口后,稻農生產利潤縮水,這十年來臺灣經濟成長,稻農卻未蒙其利只受其害。現在島內中南部的農村對于WTO余悸猶存。除了農民外,弱勢傳統產業和制造業也有同樣疑慮:一旦開放大陸貨品進口,臺灣在價格上不具競爭力的產業會不會一蹶不振。
島內“在野黨”常質疑的一點是:當局在宣傳ECFA優點的同時,總說不清楚究竟哪些產業會因而受害,該如何應變和補救?事實上,兩岸談判ECFA是一高度動態的過程,在最終談判結果出爐前,本就難以預知確定雙方哪些貨品項目會列入早期收獲清單。
不過,當局可以做的是,配合ECFA談判的節奏預作分析規劃,對不同產業進行雙向溝通。今年一月初“臺灣工業總會”在臺北舉辦ECFA早期收獲清單聽證會,現場擠滿了想擠進早收清單的業者;同樣地,在兩岸正式交換早收清單之前,臺灣方面也應積極搜集信息,預測分析大陸可能列入早收清單的貨品項目。預判清單雖不是最終版本,但總有參考價值。
預判的大陸早收清單項目應交由當局各相關部門事先規劃應變計劃與補救措施。應變計劃應包括輔導轉型計劃、防衛機制與損害就濟(或專案補助)。其實臺灣有些產業雖然成本高于大陸,但經過轉型之后提高質量,仍具有競爭力。
其次,有些受到負面影響的產業,可透過防衛機制、貿易救濟機制等等,予以降低或排除沖擊。有些產業則需考慮損害就濟或專案補助以避免大量失業。當局“經濟部”與“勞委會”雖已編列九百五十億新臺幣的基金,進行產業輔導升級與轉業;但那畢竟是事后輔導,ECFA宣導的重心應在協議簽署前,才能減少社會疑慮,降低阻力。
上述應變計劃都應由當局相關部門事先針對可能開放的貨品項目研擬規劃,當局才有具體的方案,向有疑慮或可能受害的產業業者說明。當然,溝通的方式必須用淺顯易懂的庶民語言。
總之,ECFA的溝通工作需要當局各部門通力合作、積極搜集信息、未雨綢繆、預作規劃,配合談判進程向相關同業公會與工會進行雙向溝通,表現當局已有周全準備的誠意,才能降低民眾與相關產業的疑慮與反對阻力。ECFA的宣導溝通,可以做得更細膩。(李允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