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6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日前刊文《“吃飽等死”的下一個世代?》說,臺灣大學的學生最近成為島內輿論焦點。很多人相信,種種對于臺大學生不夠上進、缺乏人生方向等的評論,其實也是在說著整個臺灣社會普遍存在于年輕世代的現象或者趨勢。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難題,也有值得尊敬與肯定的地方。不同世代之間,不妨用更多欣賞與贊美的心情彼此鼓勵。
文章摘編如下:
從洪蘭的“雞腿說”到林火旺的“吃飽等死說”,臺灣大學的學生最近成為輿論焦點。這些批評不只引起臺大學生的反省或者反駁,也因為臺大向來被認為是臺灣第一學府,很多人相信,種種對于臺大學生不夠上進、缺乏人生方向等的評論,其實也是在說著整個臺灣社會普遍存在于年輕世代的現象或者趨勢;很多上一代的人確實對新生代抱持著憂心和不認同的態度。
事實上,從“草莓族”這種說法就可看出臺灣社會對80后、90后集體評價比較偏向負面。除認為年輕人吃不起苦頭、無法忍受挫折外,也常批評年輕世代在工作上讓人不信任;甚至日前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還批判“現在的年輕人只想開一間咖啡店就滿足了,夢想在哪里?未來在哪里?”言下之意,開一間咖啡店“不登大堂之雅”──一個人如果要創業,就應懷鴻鵠之志。
在工程師世代、黑手世代長大的人,和在設計師世代、軟件世代長大的人,對未來藍圖想象或許會有很大不同,但是要比較開一家以代工嵌入世界生產體系的公司,和開一家獨具風格的小店,哪個算是比較優質的志愿,不同世代可能會有不同答案吧。
傳統上,東方社會較習慣于用批評督促努力;也就是指責別人什么地方做不夠好、做錯了,用這種方式讓對方有一種壓力,然后一路進步。這些年,在政治對立和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下,臺灣社會的“負面指責”慣性愈來愈強烈;然而求好心切的愛深責切,慢慢變成互相看不順眼的對立,從政治認同到族群差異,“覺得對方就是差勁”的議論,近來似乎漸漸蔓延到了世代間的彼此評價了。
上一代的人看年輕人就是覺得他們不認真、不踏實,如果是用這種輕浮的、無所謂的態度面對人生,怎么可能做出什么有意義的事情呢?而年輕人則覺得老師家長們思考老舊,行為制式,認為他們的見解對年輕世代如何在這個全新的世界里找到一條可以存活發展的路,沒有太多參考性。若是世代間一直是以如此互相不了解、不認同的方式互動,誤解與鴻溝可能會愈來愈大。
世代與世代間生活環境的差異,會造成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差異。什么是好的、對的、值得贊許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其實很難定論。上一代的人動輒批評年輕世代命好、不努力時,不妨思考:上一代臺灣處于上升階段,雖然物質條件跟現在比差很多,但就業問題不大,只要認認真真完成一定的學業,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原則上不難,因此當時年輕人對前程的規劃,心理上要篤定的多。如今的臺灣,就業市場已供過于求,二○○九年全年平均失業率是5.85%、創下歷史新高;“臺經院”指出,臺灣失業人口已經趨向年輕化以及高學歷化,失業已不像過去是中年人或中低學歷求職者較會遇到的問題。上一個世代服膺的生活規則是“按部就班就會有前途”,但是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這樣順理成章的安全感已不一定存在。
過往的世代,環境單純,年輕人可選擇事物不多;也就是說,誘惑少、分心的事情也少。但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所面對的是一個復雜多變化的世界,今天有效、有用的東西,明天不一定還能繼續如此;因此,他們顯然必須具備與上一代不同的本領,才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甚至昨是今非的世界里生存下去。簡單講,過去世代的人要有比較強的定力,而現代年輕人需要的是應變力,兩個世代的核心能力是不同的,表現出來的行為很可能也會有所差異。
每一世代的人總是習慣性地為會下個世代煩惱。今天,對年輕人不滿的長輩們,自己年輕時應也曾有過被長輩指責不夠好、不夠努力的經驗。結果如何呢?50后、60后不也在長輩們的搖頭嘆息中創造出了種種臺灣奇跡嗎?而今天的年輕世代是生活在全然不同的世界里,他們的生存挑戰一點也不會小于自認打拼認真的上一代。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難題,每個世代也都有每個世代值得尊敬與肯定的地方。不同世代之間,不妨用更多欣賞與贊美的心情彼此鼓勵吧。這樣才能激發出更多美好的動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