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電 香港《大公報》12日刊文說,中國留學生張磊向母校耶魯捐贈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惹得不少人不高興,甚至吐酸水。原因本來很簡單,因為耶魯讓張磊得到了更多,耶魯更具有吸引力。耶魯贏得了中國學生無條件的忠誠和信任,這是給浮躁的中國大學教育一記耳光。最怕的是,中國的育人者們,摸摸臉蛋,像阿Q似的嘿嘿一笑了事。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留學生張磊向母校耶魯捐贈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惹得不少人不高興,甚至吐酸水。原因本來很簡單,因為耶魯讓張磊得到了更多,耶魯更具有吸引力。
其實,中國的大學從來不乏新聞。特別是近幾年,不顧現實條件地擴招,貸款搞基建大躍進,一些大學校長書記貪腐落馬,教授博士抄襲造假層出不窮,老師潛規則女學生越來越明目張膽,盲目擴張令有的大學資不抵債,官僚作風壓制著教育科研透不過氣來。
再如,中國早2008年就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擁有博士授權資格的大學超過310所,美國只有253所。但是,中國的博士們一般集中在政府機關,相當一部分是以權力兌換學位。中國的導師一個人可以帶10個博士、幾十個碩士,在美國一個班十幾個學生卻配備六七個專職老師。況且不少中國大學,將學生當作收費來源,將學生當成管制的對象,教育內容充滿了空洞的說教和機械的灌輸。
張磊的成功還直接得益于畢業后以耶魯的捐贈基金作為初期投資。而中國的一些大學為了偽造就業率不惜逼學生作假,很多畢業即失業的學生“被就業”。再說到宏觀的層面,單看兩組數據:行政公務支出在國家財政支出中的比例,2000年美國為9.9%,同一年中國是25.7%;而用于教育醫療的比例,美國是21.5%,中國是3.8%。況且美國的財政支出是中國的數倍,而中國的人口則是美國的數倍。每個人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不言而喻。
2009年謝世的科學大師錢學森,與張磊一樣是從美國學成歸國的“海歸”。2005年,溫家寶總理前去看望錢學森時,老人一再向總理坦誠進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錢學森的人生閱歷、科研成就鮮有人能及,對中美兩國教育也有著最切實的感受,顯然是中國大學教育讓他焦慮萬分,才向總理據實直言。
其實大道理無需再多講,對比以上幾組數據,真正領會大師的肺腑之言,問題就不言自明。耶魯贏得了中國學生無條件的忠誠和信任,這是給浮躁的中國大學教育一記耳光。最怕的是,中國的育人者們,摸摸臉蛋,像阿Q似的嘿嘿一笑了事。(馬浩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