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1日電 香港成報11日刊發評論文章《氣候峰會陷困局 發達國須拿出誠意》,該文指出, 氣候變化關系到每個國家經濟發展,關系到人類生存。世界已成地球村,各國都要拿出誠意控制溫室效應,發展中國家有責任,發達國家更有責任。
文章摘錄如下:
正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先是傳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就減排量發生矛盾,昨又傳出發展中國家陣營內部意見分歧。這一新動向令原已十分復雜的減排問題更變幻莫測。
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剛開始時,歐美等發達國家便秘密協商草擬了一份不平等的氣候協議,名為“丹麥提案”,企圖賦予發達國在氣候變化談判桌上有更大的話事權,并摒棄《京都議定書》精神,容許發達國可比發展中國家的民眾排放多一倍的溫室氣體。協議為兩大陣營分別訂立人均減排目標︰規定到2050 年發達國人均可排放2. 67 噸溫室氣體;發展中國家卻只能排放1. 44 噸,只及發達國家的一半。協議提出在今后三年內,發達國陣營每年撥款100 億美元,資助發展中國家對付氣候變化,卻將融資大權交予由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銀行,從而迫令發展中國家服從配合發達國的減排行動。
這項秘密協議曝光后,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兩大陣營的論戰更為激烈,發達國家雖然愿意拿出100 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但分到發展中國家每人平均不到2 美元,被揶揄“不夠買棺材板”!聯合國估計,到2020 年時全球至少需要2,500億美元的資金推動減碳工作,發達國欲以區區100 億美元資助發展中國家來換取談判主導權,被轟太不厚道。
這次峰會美、中兩國間的爭議也非常激烈,美國首席談判代表要求中國將減排的承諾納入國際氣候變化協議,即武斷地把中國納入發達國家。美方還強調不會向中國提供援助,更聲稱美國毋須為過往排放的氣體作出賠償。中方據理反擊,指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并非做善事,指歐美國家是問題制造者,理所當然要承擔法律上的義務。
任何國際談判向來利益至上,兩大陣營或各國討價還價并不出奇,但是這次發達國家的秘密協議錯在背離了《京都議定書》精神,刪除了議定書中“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提倡無論貧富,均一律要作出減排的承諾。
《京都議定書》的宗旨是通過具體措施和安排,限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其第一承諾期2012 年到期。發展中國家普遍呼吁,發達國家不能扼殺《京都議定書》,現在談判的核心,是制定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義務,盡快提出到位的減排指標。
氣候變化主要是發達國家造成的,美國明言“毋須為過往排放的氣體作出賠償”的說法是極不負責任的,當然,現在不是追究責任問題,也不是追究賠償問題,而是發達國家要認識到要為過量排放負責,要為減排作出加倍的補償。
中國正處在經濟發展階段,減排,無疑會減慢發展步伐,但為表誠意,中國宣布到2020 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至45%,這個減排幅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出席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彰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并以實際行動顯示保護全球氣候的決心。
氣候變化關系到每個國家經濟發展,關系到人類生存。世界已成地球村,各國都要拿出誠意控制溫室效應,發展中國家有責任,發達國家更有責任。
首先,發達國要大幅減排,正如英國首相希望的,歐盟成員國應擴大減排的幅度,由20%提高至30%。
其次,發達國應無償提供減排技術。現在許多先進環保技術、減排設施是由發達國家開發的,但在全球共同對付氣候變化的危機中,應把先進的技術設備當作全人類的財富,低價甚至無償輸出給發展中國家,以發揮更大作用。
還有,發達國家必須拿出誠意,提供更多資金協助發展中國家減排。一樹開花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發達國家有義務提供更多資源,推進全球減排,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