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6日電 《澳門日報》今日刊發社論文章《文化交流有利兩岸關系發展》,該文指出,兩岸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交流活動,讓兩岸人民更多地領略中華文化瑰寶的無比魅力,不但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也有利于融洽兩岸人民的感情,增進團結,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文章摘錄如下: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和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的“根與魂•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將在臺灣舉行。此外,為推動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保護•傳承•弘揚——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也將在臺灣大學拉開帷幕。這是海峽兩岸共同舉辦的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活動。文化交流有助兩岸人民增進相互了解,在目前各項交流日益熱絡的大潮中,文化交流有著先天的有利條件,也更加引人注目。
“根與魂•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對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全面梳理,匯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及民俗等共二百三十余件珍貴展品。“根與魂”,道出了兩岸同種同文、血濃于水的親密關系。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浸潤著深厚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
此次展覽與論壇活動,是正在臺灣舉辦的“守望精神家園——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兩岸恢復往來二十多年來,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意義最為不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盛會。11月7日晚上,臺北中山堂的“國風——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揭開了系列活動的帷幕。晚會現場,古琴演奏《流水》、貴州侗族大歌《蟬之歌》、蒙古族長調民歌《褐色的鷹》、苗族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海菜腔《金鳥銀鳥飛起來》、藏族的玉樹卓舞、蘇州的昆曲、泉州懸絲木偶戲等來自大陸的十二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傳承人”齊聚一堂,輪番登臺獻藝,高潮迭起。這些精彩的、難得一見的節目,精選自大陸四批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及入選第一、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經典項目,不僅有豐富的藝術性,也有很高的欣賞價值,讓臺灣民眾領略了中華文化瑰寶的無比魅力。
與臺灣一衣帶水、距離最近的福建,近來也頻頻開展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交流活動。10月29日,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開幕。泉州南音、德化瓷器、廈門漆線雕、永春紙織畫、漳浦剪紙、福州軟木畫等17項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粹項目集體亮相,20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到現場表演,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福建傳統文化的魅力。今年9月30日,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海峽兩岸共同慶祝。流傳兩岸的媽祖信俗被列入非遺,為密切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有利于兩岸攜手更好推動媽祖慈悲為懷、大愛精神的傳播,有利于更好地促進世界和平和兩岸關系發展。
兩岸本一家,親密不可分。兩岸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歷史的必然,沒有人可以阻止得了。兩岸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交流活動,讓兩岸人民更多地領略中華文化瑰寶的無比魅力,不但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也有利于融洽兩岸人民的感情,增進團結,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